成都市常住人口有1600多万,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市,平原、丘区、山区各占三分之一,中心城区、近郊和远郊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就像一场中长跑。”成都市教育局综合改革处处长戴晖说,如果把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比作一场中长跑,目前的成都正在全速前进阶段。
2003年到2008年,是“起跑期”,在此期间成都抓住资源配置这一突破口,实施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为代表的八大措施,并在2008年至2009年实施教育灾后重建工程。
2009年4月,成都成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市共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进入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加速期”。
2013年,成都市全域19个区(市)县一次性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成为全国首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副省级城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入“全速前进期”。
2013年,成都在市级层面形成了“发展规划、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师队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6个一体化为核心的实践模式。
“市域统筹定标准、补差距,县域为主保基本、保落实。”戴晖说,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这样的思路下,成都又在6个一体化实践模式基础上,构建起教育机会公平均等、资源配置动态均衡、质量水平全域共进、管理方式创新融合的“市域统筹”四大新机制,驱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转型升级。
在哪儿都能“有学上,上好学”
教育机会公平均等城乡学校规划“一张图”
黎锐是成都铁中府河学校八年级学生。2012年,他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来到成都,并入读成都铁中府河学校。去年,黎锐代表学校,参加了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中小学学生击剑公开赛,取得了初中组男子佩剑个人赛第八名的好成绩,登上了国际比赛的领奖台。
“以前,击剑运动我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从未体验过。”黎锐告诉记者,来成都上学,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以前从未想到自己可以参与击剑运动。
铁中府河学校是成都市金牛区的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地处成都市三环边,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80%左右。
在成都,和黎锐一样,很多跟随父母进城的学生实现了“有学上”。成都市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成都每年保障超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30%的随迁子女入学,且其中超过90%都在公办学校就读。他们和成都市户籍学生一样可以享受各类教育政策和福利。
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公平均等,成都市还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建立和完善从学前到高等教育阶段“不重不漏满覆盖”的教育资助体系,包括义务教育的“三免一补”“免除住宿费”“营养改善计划”“鸡蛋牛奶工程”“育苗计划”等近30种资助类型。2013—2017年成都市资助总额达到56.3亿元,年均资助额一直保持在10亿元以上,确保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承诺。
要实现城乡处处都能“有学上”“上好学”,除了构建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城乡学校标准规划的统一也尤为重要。
“我们建立起了一套符合成都实际的地方教育办学标准,这是城乡学校规划和建设的参照系。”戴晖介绍,立足实际,成都在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方面积极探索,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崭新的、现代化的成都教育模式。
近年来,成都市先后制定和出台《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标准》《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设计和设施设备配置基本要求》《幼儿园等级评定办法》《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等文件。在国家、省、市已有标准基础上,坚持“互相衔接、互为补充”的原则,按照“全域成都”理念,构建起五大类24项教育行业地方标准。
2017年,成都市教育局会同市规划局启动了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修编工作,对成都全市22个县(市、区)进行统一规划,希望以“全市一盘棋、全域一张图”的思路,共同打造“优教成都”。同年12月,成都市政府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公建配套学校必须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交付使用”的“三个优先”原则,确保规划能够落地落实。
项目建设告别“财政短板”
动态倾斜与调整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
“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中,全县教育装备提升总资金9934万元、环境改造资金200万元、运动场改造共投入资金3395万元……”说起近年来教育的投入,蒲江县教育局局长杨忠云很是高兴。而作为成都西南边缘的农业县,蒲江县国内生产总值不到成都1%,财政可支配收入不足10亿元。
杨忠云介绍,蒲江县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更得益于成都市以市域统筹的方式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我们国家教育公平步入从机会公平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新阶段,而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相应的资源配置也应保持动态。”戴晖介绍,成都市级不断规划和统筹实施倾斜农村的新项目,为兼顾区域差异,形成了“中心城区给政策、近郊区县给补贴、远郊区县给倾斜”的推进思路。
一方面,项目经费实行分担和支持的“动态倾斜”制度。例如,为期3年、总投入40多亿元的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分别各自承担100%、70%(或60%)和30%(或20%),其余由市级承担。以近年来蒲江县的教育投入经费为例,运动场改造投入的3395万元资金,是按照市县7∶3比例分担的。而环境改造的200万元资金,全由市级承担。
另一方面,则是制定《成都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如今,在成都,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两年就会有一次动态调整,并且实行市县两级共同保障机制,对生均公用经费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的部分,中心城区所需资金由各区自行承担,近郊区所需资金按市、区3∶7比例分担,远郊县(市)所需资金按市、县(市)6∶4比例分担,“5·12”汶川大地震4个重灾区县所需资金按市、县(市)8∶2比例分担。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也建立了逐年调整增加制度。通过提升,2017年,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已调整到6000元。
名优教师变成“行走的智囊”
教师队伍实现区域、城乡全流动
教育教学质量的城乡差距,突出体现在农村学校“软件”,即师资水平配置还未同步跟上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教师专业素质城乡差距明显。2009年,成都市农村音体美学科教师缺额超过45%,小学具有专科、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农村与城区相差15个百分点以上。优秀教师数量城乡差异大,成都市中小学教师每百人中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和各类教育教学竞赛获奖教师为21人,远郊县(市)仅为5.7人;成都市中小学教师每百人中评为省市级教育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教师为0.53人,远郊县(市)仅为0.18人。
师资困局如何破?如何实现统筹?成都在全市所有区县内推行教师“县管校聘”,实现城乡教师统筹管理,消除教师流动的制度障碍。每年底,成都市所有中小学教师都会拿到一份成都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雇主”不是所在学校,而是一个叫教职工管理服务中心的机构。该机构对城乡教师的人事、户籍、保险、工资等进行统一管理。
“‘县管校聘’把阻碍城乡教师流动的‘玻璃门’打开了。”成都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唐敏说,教师管理服务中心与教师签订人事合同,学校则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手握两份合同的教师们,彻底从原来的“学校人”变成了“系统人”。
教师由“学校人”变成了“系统人”,被教育主管部门派到学校任教,学校负责教师的日常工作安排与考核评价。不合格教师将待岗,甚至被退出教学岗位。
实现“县管校聘”后,温江区根据每所学校学生人数,重新核定每所学校编制,竞争上岗重新决定教师的去留,盘活了城乡教师资源。
通过调研,成都市教育局发现城乡师资的差异还面临着一个矛盾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急需更多拥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名优教师的,名优退休教师资源十分丰富且又大量闲置。
2010年9月,成都市出台《“常青树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工作方案》,由市政府主导和推动,以市级财政作为保障,正式启动实施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
“常青树计划”聘任岗位设置学监和导师两类。“学监”是具有教育管理经验的名优校长,重点为服务区域培养农村中小学优秀校长,负责整个学区“常青树计划”团队的组织牵头工作;“导师”则是具有教育、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名优教师,重点服务学校发展,需全年驻守农村中小学,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展开教育教学指导工作,培养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队伍。
新都一中特级教师唐顺发2016年2月退休后主动加入了“常青树计划”。如今,他是成都市“常青树”工作团队驻简阳教育局学监,每周一到周五就在简阳工作,发挥余热。
“到了简阳,我一直在想如何让简阳的名优教师队伍建设与成都接轨。”唐顺发介绍,当时简阳全市没有一个名师工作室,名师优师没有发挥较好引领辐射作用,对比成都,这项工作严重滞后了。
于是,唐顺发向简阳市建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名师工作室,并在2017年3月领衔率先在三星学区组建起了简阳市第一个名师工作室,为农村学校培育优秀教师。今年9月开始,唐顺发“下乡兴教”进入第三个年头,他所推动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今年6月,简阳市教育局召开名师工作室授牌大会,29个名师工作室正式运转起来了,简阳市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终于与成都接轨了。据统计,“常青树计划”实施8年来,教师在援教过程中共听课指导17223节,教学督查1063次;举办公开课923次,专题讲座744次;组织跨校教研活动1027次;撰写论文299篇,指导科研课题92个,指导小专题研究206个。
,成都市还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探索一系列改革。优化校长教师“动态交流”制度;推进“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两自一包”改革;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和定期注册制度、教师退出教学岗位等教师从业制度,以及其他名校长和名师交流制度。
城区名校牵手农村学校
区县联盟,城乡教育质量全域共进
大邑县实验中学是2002年从初级中学扩建的一所高完中,扩建后,学校一度发展困难优秀学生留不住,教学质量不高,社会满意度不高。
2013年8月,转机出现。成都市教育局统筹成华区教育局与大邑县教育局结成“成华—大邑教育互动联盟”,全力推动两地教育区域和学校间融合互动发展。
成华区百年名校成都列五中学与大邑县实验中学在结对基础上,选派管理团队进驻大邑县实验中学,开启第一轮为期3年的领办。
经过几年的领办,如今,大邑县实验中学从学校德育到教学改革,从学校管理到用人机制,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学校未来发展的工作思路,从一所薄弱学校一跃成为成都市新优质学校。
近年来,成都市根据阶段性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程度,有的放矢创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打破校际、区域、空间、行政四重壁垒,推进城乡教育的全域共进、区域教育的全面融合。
记者了解到,类似于成华区和大邑县的这种区域教育融合发展,成都已在全域22个县(市、区)推动,以“一对一”为主要方式,“一对二”“四对一”为辅助方式,结成区域教育联盟,促进全域成都教育大融合、大均衡。
在此框架下,推动跨区域学校结对,义务教育阶段参与学校382所,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37.4%,名校和优质学校跨区域领办、托管的学校49所,4万余名农村学生享受到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打破优质名校地域界限,实行市级统筹规划、以县为主的名校集团发展机制。按照“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农校”方式,全市22个县(市、区)组建义务教育阶段名校集团73个,成员学校112所,覆盖学生近24万人。
“打破区县壁垒的目的,是想实现教育质量的全域共进。那么,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评价。”戴晖说。
要评价,就需要有监测。作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成都市近年来不断研发监测评价工具。例如,建立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监测、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业质量标准与监测等一系列相对完整的教育均衡发展全方位、多维度的标准化监测指标体系。
在评价方面,形成了包括5个一级评价指标、20个二级评价指标和31个三级评价指标的《成都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试行)》。按照“全域覆盖、城乡一体”原则,在选择区域实施评价基础上,将评价范围扩展到全市所有县(市、区)。建立起“诊断、改进、考核三结合”的评价结果运行机制,推动将学习方法与技能、情绪行为调控等指标纳入学校绩效等级考核。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全省“主干”的成都,不等闲,又在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转型升级发展。
从城乡统筹向城乡融合转变,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从学有所教向优教成都转变。成都市教育局负责人说,立足这三个转变,成都将从“大城市带大农村”向“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城市格局变化,实现城乡教育在各自健康发展基础上的良性互动。(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