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办理过程中的危险识别和规避策略,可谓一门至关重要的学问。面对杂乱多变的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企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服务,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更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协同进步。与其他业务合作一样,物流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风险。
一、物流企业办理的风险
物流企业的风险来源于多方面,既有自然灾害这类不可抗力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此,我们重点探讨人为因素:
1. 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若存在独家物流供应商,由于服务地域和能力的限制,可能会给某些地区的服务带来风险。
2. 委托-代理机制固有的信息风险: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重要基础。如果因为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导致合作伙伴选择不当,不仅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其他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
3. 企业文化方面的差异:不同的企业拥有各自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产生分歧,影响物流供应链的稳定性。
4. IT技能的缺陷: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都会限制供应链物流效果的发挥。
5. 信息传递问题:随着供应链物流规模和服务范围的扩大,结构日趋复杂,供应链上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风险。
6. 经济波动的风险:经济的高速增长可能导致商场物流供应出现短缺,而经济低迷则会使产品库存成本上升。还有交通事故、海关堵塞、停水停电等小风险,以及政治因素、战争等大风险,都影响着供应链物流的正常运行。
7. 协作管理问题:不现实的期望和服务要求、双方利益和目标的不一致、高层支持不足、权力不平等、成本与定价不合理、缺乏信任、沟通不良等,都是导致第三方合作失败的原因。
二、合作失败的原因
合作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1. 物流服务供应方无法获得预期利润,导致物流服务水平下降。这时,供应方往往会要求增加服务费用,而需求方则对供应方的服务不满意。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及时通过协商得到解决,最终会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
2. 物流服务供应方承诺过高而无法兑现,损害需求方的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
3. 物流服务需求方管理人员存在隐性抵触情绪。物流合作会对需求方的内部运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如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运作方式和工作内容需要相应调整,这可能直接影响到某些人员的直接利益。这些部门的管理人员可能对合作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对物流管理的合作影响不容忽视。
4. 物流服务无法及时适应最终客户的需求。在物流合作中,如果供应方提供的物流服务无法适应最终客户的需求,或者购买方未能充分认识到物流服务对自身发展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绩效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不能直接影响和适时控制物流服务质量,就会产生服务无法适应客户需求的风险。
5. 协议导致利益损失,缺乏终止条款。物流合作协议中缺乏终止条款也是导致合作陷阱的原因之一。管理上的变化或外部环境的改变,即使成功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最终也会终止或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协议中缺乏终止条款,当合作关系应该终止或改变时,无疑会产生一系列的纠纷。在规避物流企业办理中的危险时,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信任体系、完善合同内容并加强监督管理等策略来确保物流合作的顺利进行。三、防范物流风险的关键策略
针对企业物流管理的需求,我们提出以下策略以防范潜在风险:
一、策略组合策略:为了应对物流风险,企业可以考虑选择分片区与不同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进行合作。避免单一合作伙伴可能无法应对不同地区业务挑战的风险。通过这样的组合策略,企业可以更好地分散风险,确保物流运作的稳健性。
二、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构建第三方物流管理的信息沟通平台。通过实时跟踪产品库存、物流指令执行情况以及物流费用等信息,提高信息的共享度和透明度。这样,企业可以更有效地监控和管理风险,确保物流运作的顺畅。
三、培养正确的合作观念:第三方物流合作是建立在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易关系。对于物流服务购买方而言,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不仅可以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物流服务管理成本等企业物流综合成本,还能使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灵活性等。这种合作模式对双方都有利,实现共赢的目标。
四、明确职责分工并加强绩效评价管理:基于分工的第三方物流合作要求双方在签订合作协议时明确各自的职责。物流服务需求方在流程和路径规划方面起主导作用,而物流服务供应方则在这些活动的执行中起主导作用。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定期的绩效评价沟通,双方可以更好地协作,共同应对物流风险。
五、建立开放式沟通机制:双方在一个制度化的轻松环境下进行坦诚沟通,及时有效地处理合作中的问题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日常电话交流、电话会议、相互访问、定期绩效评价沟通等方式进行开放式沟通。
六、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计划: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要对突发事件有所准备。预先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作业流程,并成立应急处理小组(可以是双方联合或单独成立)。
七、在合作协议中明确终止条款:终止条款的设定可以使双方在出现某些规定情况时,根据情况进行理性谈判并采取措施改善合作。这有助于避免在双方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后才考虑终止协议。终止条款也能有效约束双方的合作行为,促使双方为了长远利益而维持长期合作关系。
加强对物流合作的风险管理是确保物流管理长期、高效、成功实施的关键。在第三方物流合作中,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合作中的激励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信任机制和协商机制的构建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