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引领着商务运作的潮流和方向。在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流通途径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不仅是一个机遇,更是一场挑战。
为了应对产品流通途径的诸多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培育新型中心商,构建伙伴型渠道关系。我们还要大力推行和完善电子商务,积极推动流通渠道的建设,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网络直销的协同发展。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品流通途径现状
1. 电子商务与流通途径的内涵
电子商务是利用现代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和交易活动。与传统的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具有虚拟化、透明化、动态化、网络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产品流通途径是指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买卖环节和运转途径。其运行的目的在于促进商品能够顺畅地被使用和消费,从而满足终端用户的消费需求。
2. 电子商务对商品流通途径的影响
电子商务改变了流通途径中的业务流程、交易环节和交易成本,使得商品交易流程发生根本性变革。电子商务的兴起催生了以网上直销为特征的网络流通渠道,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简化了业务流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商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从而形成了网络流通途径。许多过去需要人员处理的事务环节被省略,使得交易过程更加简洁。
电子商务对流通途径的深层影响还表现在它对改变现有流通企业格局的重要作用。许多传统的中心商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以网上直销商和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新型中心商。
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流通途径结构
与传统产品流通途径结构相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途径结构因新型中心商的涌现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产品流通以实物交易为基础在有形市场进行,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流通可以通过新型中心商在虚拟市场进行产品交易和流通。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流通途径问题
1. 产品流通途径的冲突问题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网上直销缩短了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中间环节,对传统中心商构成了严重威胁。一方面,网上直销使得生产者不需要经过中间商就能和消费者达成交易,这就剥夺了传统中心商在流通途径中的利润和中介费用;另一方面,网上直销形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使得传统中心商失去了原有的。
2. 产品流通途径的效率问题
尽管电子商务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其优势,但现阶段仍存在许多弊端,影响了产品流通途径的效率。许多商品在网上得不到全面展示,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因此并非所有商品都适合网上直销。电子支付系统尚不发达,网购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网上虚假产品的泛滥等因素也使得消费者难以放心购买。只有少数信任品牌和信誉良好的网络中心商,如淘宝、当当网等,能赢得消费者忠诚度。
3. 产品流通途径的协同发展问题
产品流通途径的发展离不开新型中心商的培养和发展,而新型中心商的发展又依赖于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的协同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电子支付系统,同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新型中心商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商品流通领域的优势和作用,推动商品流通途径的协同发展。电子商务的革新之路:产品流转途径的深化发展
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步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商业生态。尽管电子商务能够消除企业不必要的流转环节,物流环节仍是其无法回避的瓶颈。信息的及时性和决策的快速反应都需要强有力的物流作为支撑。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产品流转途径的拓展和深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新型中心商,构建伙伴式流通联系
电子商务时代呼唤新型中心商的出现。与传统中心商不同,新型中心商需更加积极地适应电子商务环境,完善网上直销的条件和通道。以阿里巴巴为例,其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大大拓宽了产品流转途径,不仅提高了流通效率,更实现了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产品流通。
为了应对流通中的冲突和矛盾,积极构建伙伴式流通联系成为有效的解决手段。新型和传统产品流转途径通过构建紧密的伙伴关系,可以降低整个流通途径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优化流通途径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此过程中,必须深入调查流通成员的资信情况和管理水平,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权责,共同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减少流通中的冲突。
二、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深化流通途径建设
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完善是一个涉及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应营造电子商务的市场氛围,推动信息资源共享,鼓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和商业化运营。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外贸、海关、商检、银行、税务、运输等部门的联网,逐步推进和完善电子商务,逐步实现交易性电子商务。中心商应意识到电子商务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流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潜力,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共同构建安全的电子交易系统,建立健全以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为目标的电子商务安全保障系统。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网络直销协同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流转至关重要。与国外的FedEx、DHL等第三方物流企业相比,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差距。为此,应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规模化运营,结合企业自身及行业特点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如运用自动识别技术、GPS跟踪技术等提高物流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要重视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物流效率。标准化的实施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还可以避免因中途订单取消而产生的损失。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流转途径的拓展和深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中心商、第三方物流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流转更加高效、便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 祝合良. 流通工业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6.
2. 陈洵. 电子商务弊端简析[J]. 财经界, 2008.8.
3. 庄尚文. 流通途径及其主导权研究_评述与展望[J]. 世纪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5.
4. 乐奕平, 王辉球. 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J]. 商业研究, 2004.22.
5. 孙敏. 以阿里巴巴公司的电子商务发展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