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供应链行业集体“水逆”持续了整整半年光景。2017年,在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明确分类、各地推出供应链试点等利好政策环境推动下,各企业可谓意气风发,摩拳擦掌准备再攀高峰。转眼到2018年,在出口退税趋严、国家去杠杆、中美贸易战、A股低迷等冲击下,供应链行业受到极大冲击,仿佛回到解放前,一线企业普路通、飞马国际、怡亚通股价走低,二线企业增长乏力,好像整个行业又到了低谷期。
怡亚通作为行业龙头,向来是的焦点,受到的关注和质疑多,尽管从2017年年报和2018Q1报告来看,公司还处于增长通道,Q1营收同比增长19%,净利润增长11%,是行业内难得的营收、利润都维持10%以上增长的公司,但市场似乎并不领情,股价是一跌再跌,如今基本平稳在6.2元左右。一个年业绩量近千亿,业务还在快速增长的行业巨头,市值竟然只有130亿元,甚至有朋友说,今年7月份怡亚通的市值甚至一度比净资产价值还低!如此“惨况”令人费解。
外界对供应链行业质疑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也不是行业次面临低潮。实际算上这一次,供应链行业至少已经出现过三次低谷次是2008-2009年因金融危机而导致全球市场低迷;次是2015年,原因是供给侧改革、国内股灾、汇率市场化、进出口双降等影响;第三次就在今年。每一次低谷期,其实也是行业的调整期,低谷过后,都会成为又一次快速增长的开始。次调整期后,怡亚通开始向深度业务和金融转型,业绩量迅速突破400亿元,此后年年保持高速增长。信利康、华富洋、富森等也纷纷突破100亿元,行业实现了次爆发;次调整期后,怡亚通向互联网、营销、品牌孵化拓展,商业形态变得更加多样、均衡。而在信利康、创捷、朗华等同行的合力推动下,供应链金融业务火遍中国企业界,成为近几年热门的新兴金融模式之一。
如何度过这一次调整期,多数企业把资金设定为关键因素。朗华选择赴香港上市、飞马国际推进重组、怡亚通引进国资、其他企业多数还在找钱的路上。从影响力、稳定性、话题性和长远需求来看,怡亚通的选择代表性。深投控是深圳国资委100%控股企业,注册资本231亿元,总资产超5000亿元,是深圳资金实力强的国企集团之一。更关键的是国企的银行资源、政府关系、房地产项目和物流仓储设施等,都是民企梦寐以求的财富,深投控将会在这些方面向怡亚通提供帮助。基础设施的合作,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见成效,金融业务上的协同可能快很多。有了国企的资金注入和市场指引,银行融资可能会更便捷和优惠。鉴于资金在供应链商业模式中的独特地位,业内人士、、客户对两者在金融方面的合作抱有更多期待,他们都是对供应链模式有较深入了解的人群,但有很多人依然难以理解,供应链参与运营资金流所带来的的真正价值。
众所周知,供应链公司的商业模式类似于代采,所谓的库存和订单,其真正主人是下游的需求方,供应链公司提供订单执行的外包服务,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转运、报关、纳税、退税、商检等需求,如果货权所有者和订单执行者不是同一个单位,会凭空多出许多委托手续(货权所有者委托订单执行者)才能合法、合规操作订单,这极大影响订单运作效率,也带来了各环节运营成本的增加。而且,如果供应链公司允许客户订单的资金流,在供应链体系外流转,则供应链公司无法控制报关、纳税、退税等环节的性和合规性。只有货权和执行都集中于执行者,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于一体,订单的效率、成本和风险才能达到的均衡状态,才能达成供应链商业模式的闭环。于是代收、代付货款成为了供应链产品的标准配置之一。后来在代收、代付过程中,终诞生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公司成为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为银行管理、共享海量而的订单数据,并提供风控模型支持,让银行的资金终安全的流向那些迫切需要融资,但企业条件无法满足银行传统业务要求的中小客户手中。这种模式是供应链行业的大金融创新,但也带来了更大困惑,因为货权转移的需要,企业营收数据可以轻松达到百亿级别,但因为供应链公司不是依赖价差,而是通过代理服务费盈利,服务费比例通常只有订单金额的0.5%-5%不等,利润和营收看似是不对等的(不少供应链公司的上市进程,也卡在这个关口),但实际上,这反倒是健康、可持续性的状况。这个商业闭环逻辑,是怡亚通开创并付诸商业实践的,信利康、飞马国际、一达通、普路通、朗华、富森等后来者,以这个闭环为原型进行改良,开创了适合自己企业的新模型,少走了很多弯路。业内对怡亚通所坚持的兢兢业业、敢于创新的作风,多少抱有由衷的敬意。
供应链行业本次低谷期所暴露出来的、对资金流强依赖的普遍难题,供应链公司采取了大同小异的处理方式,普路通、飞马国际、怡亚通、朗华等都在倡导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治理水平,通过增率来缓解资金的压力,上半年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有效的解决办法还是要找到新的资金来源,随着深投控投资到位,怡亚通率先走出困境,给供应链行业树立了典范和信心。通过深圳国资集团所带来的话题性和品牌效应,让供应链商业模式为更多投资者和普通民众所了解,这无疑是行业更大的利好。
怡亚通承受的质疑,只是供应链商业模式争议的一个缩影,怡亚通走过路,迈过的坑,处处有标记、有解读,所有成功或失败的尝试,都会变成经验,支持追赶者和后起者走的更稳、更快、更远。“水逆”终将退散,相信行业新一波爆发会很快到来,供应链行业未来值得我们坚持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