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用好重大历史机遇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开局起步转向全面铺开、纵深推进阶段。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新时代珠海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使命和担当。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优势明显

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大格局来看,珠海有条件有能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具有区位优势。珠海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闭合快速路网,珠海成为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战略通道门户地位更加凸显。

二是具有交通优势。珠海拥有深水良港高栏港、大型航空枢纽珠海机场,广珠铁路、广珠城轨及高速公路等陆路交通网络密集,初步形成了联系珠三角、对接港澳、通达国内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三是具有政策优势。近年来,国家先后批准珠海设立横琴新区、横琴自贸片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区、新区、自贸区、自创区等多重政策在珠海叠加。

四是具有生态优势。珠海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整座城市山水相间,陆岛相望,宜居宜业宜游,是一个令人向往、有利于人才集聚的城市。

勇立潮头,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8年,珠海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自觉把珠海放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中央和省赋予的战略定位上,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优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围绕粤港澳深度合作新支点建设,加快建设新珠海、新经济、新生活,致力将珠海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和独具特色令人向往的大湾区魅力之城,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城市,努力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体现特区担当、贡献珠海力量。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获得新提升

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发展能级量级提升,出台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促进工业投资增长、促进外贸稳增长等政策措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质效提升态势。据统计,2018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连续8个季度增速位于8%以上的合理区间。实体经济发展稳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83.74亿元,增长14.1%。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新设立民营企业3.2万户、增长36.3%,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864.07亿元、增长27.3%。

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迈出新步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破立降”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262亿元;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391亿元;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企业开办时间、社会投资项目政府审批时限大幅缩短。348项办理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30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城通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搭建“智慧信用云平台”,信用综合指数位列全国262个地级市第9位。

三大攻坚战初战告捷。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16个共性问题整改,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7微克,空气质量居于全国前列。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12条黑臭水体基本实现年度治理目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重大风险防控有力。政府债务保持在合理水平。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完成P2P、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清理整顿。综合施策开展房地产调控,房价保持基本稳定。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突破

深入开展“十百千”企业腾飞行动。搭建企业专业服务资源池,实体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全市百亿级龙头企业达10家,其中工业企业6家;十亿级骨干企业80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174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900家。设立首期目标规模100亿元的“粤澳前沿产业投资基金”。

新动能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力量。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值分别达54.8%、29.3%。军民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AG600飞机水上首飞成功,获批设立无人机验证飞行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4件。

一批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载体不断集聚。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中以加速器以及以色列、中国香港离岸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珠海)正式落户,珠海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启动建设。新增2家国家级、17家省级技术中心,5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引进各类人才2.7万名,增长50%,5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取得新进展

横琴自贸区改革创新亮点频现。推出66项改革创新举措,在全国首创税务诚信报告免责体系,首个互联网金融仲裁平台投入运行,率先实施自贸区供用电规则,远程可视自助办税平台案例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区域合作取得丰富成果。珠澳合作会议和第八届珠澳合作发展论坛顺利召开。粤澳合作产业园21个项目开工建设。粤澳合作中医药产业园孵化区科研总部大楼投入使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新引进港澳项目47个,累积孵化港澳项目181个。实施横琴“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新注册港澳企业735家、总数达2744家。

对外开放水平质量不断提升。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246.28亿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新增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家。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973家,增长153.9%。实际吸收外资156.3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三。国际友好(交流)城市总数达32个,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对外合作开放新平台涌现。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第四届中以科技创新投资大会、中德人工智能大会、中拉企业家高峰会、“海丝”论坛、中国国际马戏节、WTA超级精英赛、帆板锦标赛等城市活动。

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重点项目建设收获新成果

重点项目建设快马扬鞭,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不断提高。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8.57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位于全省前列。重点项目建设赶超进度。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85.8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6.5%,超过时间进度26.5个百分点。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历史性飞跃。香海大桥、洪鹤大桥、鹤港高速和南北通道金琴快线、兴业快线(北段)全面铺开建设,金海公路大桥跨海共建段、香海大桥支线工程动工建设。珠海主城区至珠海机场城轨一期(拱北至横琴段)全线贯通,二期工程(横琴至机场段)开工建设。高铁通达城市达52个,乘坐高铁和城际轨道出行人数达2315万人次、增长29%。空港海港建设加快推进。珠海机场升级改造取得阶段性进展,航站楼保障能力实现翻番,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高栏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1-3#泊位竣工验收,黄茅海5万吨航道一期工程开工,珠海港货物吞吐量达1.38亿吨。洪湾中心渔港开港。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省委书记李希调研珠海时,要求珠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住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

该负责人表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接下来,将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澳门-珠海的极点定位,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优势,在交通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合作、重大平台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进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体现特区担当、贡献珠海力量。

内畅外联——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打造以港珠澳大桥为龙头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统筹推进海港、空港、口岸和高铁枢纽建设。谋划建设广江珠澳高铁和伶仃洋公铁通道,更好承接港深、广佛极点的辐射。加快推进青茂口岸、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全球视野——

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积极推动珠港澳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主动对接欧美、以色列等地区创新资源,加快构建“离岸创新、全球孵化、珠海整合”的创新链条。

抢抓机遇——

高水平建设重大合作平台

深度聚焦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加快粤澳合作产业园、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大对港澳创业项目扶持力度,做强做大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平台。支持澳门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深化与澳门会展业合作,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打造区域会展集群。在口岸通关、双向投资、多元合作、便利居民生活等方面积极推动政策创新,在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上力争新的突破。

亮丽名片——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高标准建设十字门、九洲两个商务区,打造高端要素集聚且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中央商务区。进一步擦亮中国航展、横琴长隆等城市品牌,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推进主城区更新改造和新区新城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现代化、营商环境一流、公共服务优良的美丽湾区样板城市。

ems国际快递查询,dhl国际快递查询,fedex国际快递查询,邮政国际快递,上海国际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