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霸陵为何离刘邦长陵那么远

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聚焦甘肃、河南、陕西三个重要和研究成果。会上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这一成果颠覆了千百年来史学界的普遍认知,确认了汉文帝陵寝霸陵的真实位置。
“不合群”的选址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汉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了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在私德方面,汉文帝也可称楷模,他曾经亲自为母亲薄太后尝药,深具孝心,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后元七年(前157年),汉文帝驾崩于未央宫,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葬于霸陵。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早已划定了位于咸阳原的皇家墓葬区,西汉11座帝陵,除汉文帝霸陵在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汉宣帝杜陵在西安南郊的少陵原上外,其余9陵都在西安市北面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
汉文帝为何将初陵选在白鹿原上?有专家分析认为,这源自西汉帝陵实行的“昭穆制度”。刘恒与刘盈乃兄弟,汉惠帝刘盈已经葬入了咸阳原的皇家陵区中,所以,汉文帝刘恒只能选择咸阳原以外的地方归葬。
但也有专家认为,汉文帝选择白鹿原纯粹出于个人喜好。薄姬因刘恒继位为帝而贵为太后,但她从未做过,所以薄姬无法占据刘邦陵区的核心位置,而将母亲安葬在自己选择的新陵区,刘恒母子二人,就能在幽冥世界中相依相伴,对于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刘恒来说,这才是最大的幸福。据说,薄太后陵西隔渭水遥望长陵,正好“西望吾夫”,儿子刘恒的霸陵在右边,正好“东望吾子”,当地人称为望子冢。
汉文帝一生节俭。他在位23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如果这些记载都属实的话,那汉文帝绝对称得上史上最节俭的皇帝之一。汉文帝对百姓们却十分仁厚。他不断下旨减免百姓赋税,给予百姓实惠。在汉文帝的治理下西汉国力不断强盛,府库充盈。
这种节俭风格,汉文帝带到了坟墓里。《史记》记述“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被认错了700年
帝王陵寝自古就充满了神秘色彩,而霸陵不在汉朝帝陵区域内,又没有高大的封土作为标识,所以其具体位置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
霸陵究竟长什么样,史书中有段充满迷惑性的记载。有一次汉文帝到霸陵营建工地视察,当看到悬崖上凿洞为玄宫的墓穴时,感慨地说“用北山之石作为棺椁,把苎麻、丝絮充塞在石椁的缝隙中,再用漆粘和起来,这样的陵墓难道还能打得开吗?”话音未落,中郎将张释之说“如果里面有别人想要的东西,即使将整座山封锢起来,也还是有缝的,如果里面没有人想要的东西,就算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汉文帝对此说颇为认可。
根据这段山陵险固的谈话,结合大体的区域位置,从东汉时期开始,霸陵逐渐被人们推定成了一座依山为陵的帝陵。到了元朝时,历史学家们经过考据,认为今陕西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毛窑院村南的白鹿原畔的“凤凰嘴”山势险峻,气势不凡,正是霸陵所在。这种说法此后广为流传,甚至得到了官方认可。2001年,“凤凰嘴”霸陵被认定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采用考古勘探、地质探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多次对“凤凰嘴”进行了大范围的细致探查。事实证明,当地除了10余块明、清碑石之外,并未发现有任何陵墓类遗迹。换言之,“凤凰嘴”只是一座自然山,并非汉文帝的霸陵。
事实上,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凤凰嘴”并非霸陵。因为西汉的皇帝、皇后大多“同茔异穴”合葬,“凤凰嘴”离汉文帝的配偶窦皇后陵太远,而汉惠帝的安陵与张皇后陵相距仅260米,高祖刘邦的长陵与吕后陵相距280米,而窦皇后陵与“凤凰嘴”居然相距2400米,这太不符合规律。
盗墓引出重大发现
那么,真正的霸陵到底在哪呢?考古工作者将目标锁定了距离“凤凰嘴”约2100米的江村大墓。
从位置上看,江村大墓堪称完美。挺的东北是窦皇后陵,间距仅有800米;西南是薄太后陵,距离也不足2000米。从其位置来看,江村大墓的墓主应当与窦皇后、薄太后关系特殊,此地绝非常人能够入葬。
江村大墓的发现源于一次盗墓活动。2001年,不法分子在霸陵陵区盗掘了一批西汉时期的陶俑,并倒卖出境。2002年3月,陕西警方获知有6件裸体黑陶俑成了美国索斯比拍卖行拍卖图录上的第32号拍卖品,图录注明出自中国西安,起拍价为每件6000到8000美元,当时能阻止拍卖的时间只剩下一天两夜。
陕西方面就此向公安部、国家文物局等发出特急密传电报,请求紧急追索。,在中国驻外使馆的强烈交涉下,6件文物被撤拍。2003年6月17日,经中国政府有关方面长达1年多的交涉,美国将这6件裸体黑陶俑归还中国。据盗墓分子交代,这批陶俑就出自江村大墓。
鉴于江村大墓文物近年来连续被盗的严峻形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7年开始对江村大墓外藏坑、南陵外藏坑进行抢救发掘。
根据考古资料,江村大墓的墓圹边长72—73米,面积5256平方米,深达30多米。无论是从其墓室规模,还是墓葬深度来看,都远远超过了诸侯王墓,这让专家们喜出望外。
江村大墓形制为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条墓道的“亞”字形,这种形制在秦汉时期,一般均为皇帝或皇后级别的顶级贵族使用。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西汉帝陵中,从开国之君汉高祖到末代皇帝汉平帝的陵墓均为“亞”字形,西汉的皇后陵墓也大多为“亞”字形。据此分析,西汉时期有资格使用“亞”字形墓葬者只能是皇帝或者皇后。
江村大墓四周的外藏坑无论从其数量、分布形式、规模尺寸、形制结构、文物内涵等诸多方面都与汉景帝陵高度一致,特别是其中也出土了多枚官印,,这些外藏坑也应当是模拟官署机构。这种围绕主墓室设置的大量外藏坑既然具有如此象征意义,在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的秦汉时期,其墓主应当非皇帝莫属。而这个位置的西汉帝王陵,只会是汉文帝的霸陵。
已经算保存得好了
关于这次考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有如下认识
一是否定了“凤凰嘴”为汉文帝霸陵的传统认识,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陵的名位问题。包括汉文帝霸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规模、形制、布局及内涵的基本掌握,为西汉帝陵制度形成与发展演变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考古资料,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是霸陵的双重陵园、帝陵居中、象征官署机构的外藏坑围绕帝陵布局等,均为西汉帝陵中最早出现,表明了皇帝独尊、中央集权的西汉帝国政治理念的初步确立;霸陵平面格局上承长陵、安陵的“无为而治”,下启阳陵、茂陵,平陵及杜陵的“独尊儒术”,是西汉帝陵制度发展演变的关键环节,,也折射出西汉帝国国家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三是霸陵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中,印章、封泥及其它带字文物等,证实了“陵墓若都邑”、帝陵“模仿现实中的西汉帝国”的建设理念。南陵外藏坑出土的众多带有草原风格的金银器是先秦两汉时期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直接证据,见证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
抛开考古的理性判断,这项发现还能触发我们不少怀古之情。
“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这是金代文学家赵秉文当年经过五陵原时,面对西汉帝陵有感而发留下的诗篇。
西汉帝陵大多规模庞大、陪葬丰富,金灿灿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比起来只是小巫见大巫,所以都难逃盗劫和兵火。西汉末年,赤眉军攻入长安,除不知所踪的汉文帝霸陵外,其余西汉帝陵全被盗掘。
今日人们所见西汉帝陵,虽然墓冢封土仍高大雄伟,地下的墓室却早已面目全非,恐怕只剩一片狼藉。倒是这座薄葬的汉文帝霸陵,因为机缘巧合,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意外之喜。

奇闻异事|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恐怖故事|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