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说法
立法管理个人基因隐私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张田勘
当地时间12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发布2018年度十大科学突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一系列强奸和谋杀案的凶手——金州杀手落网名列第7位。此前一天,12月19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发布了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芭芭拉·雷凡特(Barbara Rae-Venter)榜上有名,她利用开源的DNA数据追踪到金州杀手,使得警方在加州萨克拉门托县郊区抓获了隐匿40年的凶手、现年73岁的约瑟芬·詹姆斯·迪安杰洛(Joseph James DeAngelo)。
世界两大著名科学期刊把年度人物和突破事件都聚焦于找到凶手的基因检测,所不同的是《自然》落脚于运用基因检测的科学家,《科学》则侧重于基因检测技术。
2018年的年度科学人物和事件都指向基因检测,表明这一技术已经广泛而深入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只是还有很多人并不知晓个人的基因隐私在未来将会非常轻易地泄露,给个人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诸多困扰。
雷凡特是一位遗传系谱学家,她使用了拥有约1700万份个人自愿提供DNA数据档案的GEDmatch.com网站,把警方以前在犯罪现场提取的嫌犯的DNA样本用于比对该网站的DNA数据,经过不懈努力,在比对了100多万个DNA数据后,确认了嫌犯就是迪安杰洛。
由于GEDmatch.com网站是向所有人免费开放的,所有人都可以上传自己的DNA数据并利用这个网站的数据库来比对和寻找生物学上的亲属,深受家谱追踪者、研究者和失踪儿童家庭的青睐。
,随着金州杀手的被捕,以及此后10多个沉积多年无法侦破的案件的告破,GEDmatch.com网站在名声大振的也受到人们的质疑如果自己上传的DNA数据要被警方借用来对比破案,是否要经本人同意?如果本人不同意,警方是否能强制使用?
该网站的回复是,警方使用个人的DNA进行刑事鉴识,需要征得个人同意。如果个人不同意自己的DNA样本被用于刑事鉴识,在提供样本之初可以向网站注明,并且可以随时撤回自己的DNA样本。但更多的人怀疑,当警方需要侦破案件时,会以国家和社会安全为重大和不可推卸的理由来强制使用个人的DNA样本。
任何国家,无论是警方还是检方的犯罪数据库都只是对有犯罪前科的人提取DNA,不会对普通公民提取DNA数据。即便是对犯罪嫌疑人提取DNA样本,在一些国家也遭到抗议,认为有种族歧视之嫌。例如,英国和美国的嫌疑人DNA库就被指大量提取黑人和有色人种的DNA,但对白人的提取较少,以致很多真正的嫌犯无法通过DNA比对查出来。
一般人的DNA采集显然还是比较困难的。,解决问题的来源就有两方面,一是基因测序公司提取和收集的个人DNA样本,二是个人志愿提供给网站的基因数据,如GEDmatch.com网站,但这两种情况都面临着个人基因隐私的泄露和不经过知情同意使用的情况。
也正因如此,在金州杀手落网并成为2018年度科学事件和人物双料焦点时,思考和立法管理个人基因隐私保护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