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中通近几年的态势,相信“凶猛”二字不足为过,中通快运单号查询跟踪,并且这种态势不仅体现在主业快递上,近几年中通正在快运、冷链、国际等领域有序“复制成功”。
要知道,在疫情冲击、经济疲软、行业竞争多变的市场背景下,大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企业陷入增长的困境,而中通不仅在主业上打破“增收不增利”的魔咒,持续与同行拉开距离,在多个业务线都实现逆势增长。
3月17日,中通快递公布其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中通快递2021年全年包裹量为223亿件,同比增长31.1%,市场份额扩大至20.6%;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0.6%达304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7.8%达人民币49.5亿元。
那么,从中通快递的增长来看,快递市场格局如何变?中通是如何打磨核心壁垒?关于未来发展战略走向又如何?
1、两年翻倍,百亿成门槛
2019年中通快递在“双十一”期间率先进入百亿时代。时隔两年,其业务规模达到 223亿票,实现翻倍,并且在2021 年“双十一”期间“收转运派”四大环节单日“破亿”,具备亿件级别的服务能力。这意味着中通快递不仅擅长“打天下”,更擅长于“治天下”。
回顾过去整年,中通快递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节点性意义的数据有很多,而在这份尖子生的成绩单中,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重点解读了三大战略重心的进步服务质量、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
“,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持续改善,名列行业前茅;,我们的年业务量增长 53 亿件,达到 223 亿件,增速31.1%,市场份额达 20.6%,稳居第一;,我们的调整后净利润增长 7.8%至 49 亿元,进一步增大领先优势。”在规模、盈利双增长的数据中,赖梅松把服务质量的提升放在了第一位。
从业务规模来看,随着百世快递板块在去年被极兔收购后,快递数据没有公开披露,自此快递市场形成 TOP5 格局。根据头部快递公司公布的月度经营数据来计算,中通、韵达、圆通、申通、顺丰 2021 年业务量分别为 223 亿票、184.3 亿票、165.4 亿票、110.7 亿票、105.3 亿票。
可以看到,2年前百亿票还是头部快递公司的天花板,如今只能是第一梯队的准入门槛。
以这组数据来计算的话,快递行业的CR5,从2016年的57.6%快速整合集中到 2021年的72.86%。
自2016年中通快递市占率超过圆通成为行业第一后,已经连续 6 年占领榜首,并且逐渐拉开与第二名的差距——从 2016 年的 0.1%拉开到 2021 年的3.58%。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2020 年、2021年数据来看,CR5 开始趋于稳定,可见鲶鱼极兔的突然加入,白热化的价格战进一步加速了行业集中,而随着极兔以收购百世快递收场,市场格局再度回归稳定。
从盈利能力来看,过去多年来,快递企业基本上是靠“产品同质化——适当价格战——扩大业务量——单票成本下降”的循环打市场,持续的价格战下,近几年来快递企业一直陷于“增收不增利”的魔咒。2021年开始,中通调整后净利润重新跨上增长轨道,增速 7.8%。
中通快递集团首席财务官颜惠萍分析“竞争导致价格下降的影响在减弱。2021年下半年起,公司系统性地实施了多项举措,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提高运营结果的可视化程度并藉以更快地做出决策回应,我们已经开始看到效益。”
,从服务质量上来看,规模化的发展,正在给中通快递这张网络更多的可塑性,客户多元化需求正在驱动中通产品分层,中通先后推出标快及“快弟”产品,进一步对时效产品进行分层。中通标快目前已上线始发城市近300个,目的地城市362个,“快弟”以“运营直营+末端服务众包”的组织模式,基于航空高铁干线+城市公交班车体系,使用数字化布局及智能算法,提供同城6/12小时及跨城12/24/48小时的时效产品。
整体来看,作为企业掌舵人,对这些核心看点的解读,一定程度上也指引着这一细分市场未来竞争要素的走向。
2、基建狂魔中通的基本面
伴随着中通快递进入亿件时代的,是其大规模的重资产投入。自上市以来,中通对快递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与持续程度,业内称之为“基建狂魔”,而这一途径也正在被同行,以及相邻的快运市场玩家模仿。
从 2016 年起,中通快递开始在分拨中心和车辆上大规模投入,并通过精细化运营寻求降本增效的空间。从资产规模来看,其自营分拣中心从 2016 年的 69 个增加到 2021 年的 88 个;其自营车辆从 2016 年的4170 辆增加到 2021 年的 10900 辆,其中15-17 米车型从 2016 年的1140 辆,增加到2021 年的 9000 辆;其分拨自动化设备从 2016 年的 8 套增长到 2021 年的 385 套。
这一系列重资产、重运营的投入之下,中通快递的运输成本从 2016 年的 0.82 元/票,降低到 2021 年的 0.52 元/票,分拨成本从0.42 元/票,降低到 0.30 元/票。
成本能力,是重资产投入之后出现的显性结果,而对于这些重资产的管理与运营的能力的体系化,或许才是中通快递能持续掀起价格战,并且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原因,业内将这种能力提炼为成本管控能力,它一方面强调投入,另一方面也强调管理。
正如赖梅松所说的“产能和效率对于规模效应明显的快递业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过往的成功离不开强健的基础网络建设和整合度高的合作伙伴,这两者需要我们多年的持续投资与帮扶。随着业务的标准化和数字化程度提升以及综合物流能力发展,我们有信心以更优的效率承接更多市场增量,并实现比同行更大的盈利占比。”
以运输成本为例,除了车辆重资产的投入之外,其在线路拉直、路由规划、车型转换等运营层面的沉淀,有效提升着车辆资产的利用效率;在管理层面,其管理颗粒度甚至可以细化到一条轮胎,中通快递在车辆轮胎中嵌入 RFID ,使得公司有数据可以评估实时运营状况(车速、油耗之间的关系)以及估计正常的磨损,以更好地管理移动资产;在技术层面,大数据预测可以有效平衡自营车队与三方车队的占比、灵活的路由规划等。
可以说,资产、管理、运营、技术等共同构成了中通的底盘。
与此,中通快递的利益分配模式,也是其高质量增长的一大动力,“同建共享”的理念启发中通加强和改进网络合作伙伴模式,并成为其取得成功的基石。
据了解,中通快递是成功将主要网络合作伙伴转变为股东的唯一企业,这种重组平衡了利益、建立了信任、铸就了忠诚,并为网络稳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五年计划打造综合物流服务护城河
快递是一个高规模效应、网络效应的细分市场,而这种规模效应也有着阶段性的瓶颈,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随着规模的叠加,对于其分拨成本、运输成本的改善趋缓,过去几年快递行业普遍“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价格战的猛烈程度高过了企业成本改善的力度。
也是从这时开始,快递企业开始尝试多条腿走路,在规模效应见顶的情况下,用新业务开路。
而上述的基本面,是企业跨界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近几年市场的变动中可以看到,快递企业在跨界过程中,有通过并购手段切市场的,也有通过跨界合作切市场的,而中通是为数不多靠自身能力切市场的玩家。
也就是说,在过去“规模为王”的主流竞争中,中通是少数真正将规模效应,转化为重资产、重运营成本管控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而这种核心壁垒正在成为其在其他相邻领域攻城略地的有效武器。可以看到过去几年里,其快运、冷链、国际、云仓等业务表现风生水起。
中通快运快运板块自 2016 年 8 月份起网,5年多时间,其目前拥有服务网点16000余家,日发货量突破35000吨,成功挤入快运市场一梯队。
中通冷链2021年起网的中通冷链,目前其干线网络已初具规模,已实现全国8大核心枢纽对开,服务覆盖城市超过180个,2021年第三、四季度发货量高速增长。2022年推出“鲸”坑计划,根据每个区位不同特点,深化加盟商布局,致力于在全国搭建门到门的冷链物流网络。
中通国际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中通已经在东南亚6个国家(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新加坡、泰国)及非洲5个国家(尼日利亚、肯尼亚、加纳、乌干达、摩洛哥)布局了本土快递业务,拓展新国家布局,发掘具有潜力的南亚、中东等市场。
中通云仓截至2021年底,中通云仓已在全国建立起一张由超200个仓库组成、仓储面积超200万平方的仓配网络,目前服务客户数量1000余家,客户涵盖电商平台、社交电商、直播平台、社区团购平台、品牌商家、连锁门店、本地生活等,B2C业务及B2B业务并行。
赖梅松认为“快递行业将继续集中整合和优化,强者愈强的竞争格局会趋于稳定,价格和质效的平衡会持续优化,规模效应的优势必然日益凸显。中通优势明显,处于竞争的有利位置,我们会加快从‘高数量’向‘高质量’的转变,持续专注集团资源配备和效益最大化,更加注重能力建设、网点稳健和基层权益保障,中通快运单号查询跟踪,充分应用数智化集成管理工具,稳步推动各生态板块业务发展,力争在未来的5年里,打造出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的护城河,从领先优势走向‘绝对优势’和‘生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