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达快递:在速度与标准化之间的卓越追求
随着业界风闻,韵达快递现已成为第一家取得PE投资支持的全国性快递公司。如何在确保高速发展的实现长期的标准化管理和复古升级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对于韵达快递来说,其未来的价值和潜力究竟何在?
在韵达快递的创始人聂腾云看来,通过IT管理的复古,可以更好地推动公司的长远发展。他深知在快递行业中,IT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一位深度了解韵达快递的PE人士所言:“聂董是快递行业中懂IT复古的创业者。”这也是他们选择投资韵达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相信这样的公司具有更远的发展潜力。
据了解,韵达快递已经为自己定下明确的发展方针:在年业务量增速达到60%的情况下,持续投入相应的资源,包括人员、车辆和场地等;特别是在场地建设上,预估未来五年内将满足超过未来十年的业务需求。公司也在考虑如何更好地进行标准化管理,如引进SAP系统、建立中转站、逐步将部分网点转为直营、实施财务标准化等。每一条决策都需要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实现。
从韵达快递的标准化管理之路可以看出,这是一条颇具挑战性的道路。从工作服的一致、加盟商的办理和回购,到后台IT系统的复古进步,韵达始终在追求卓越的标准和效率。例如,在上海市青浦区盈港东路的韵达快运总部,无论是大楼、车辆还是人群,都统一采用黄底红字的标准色。这种标准化不仅使车辆在外行驶时更为显眼,相对更为安全。
韵达快运的高档副总裁周柏根表示,统一的着装、从加盟商到直营的转变、后台IT系统的升级都是为了提高公司的标准化管理效率。目前,韵达的服务站点有一万多个,覆盖二千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为了完成标准化办理,韵达总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则。其中,董事长聂腾云亲自推进的一致着装就是一项重要举措。他不仅自己带头执行,还鼓励所有网点、包括加盟商一同推行。这种决心和行动展现出了韵达对标准化管理的坚定承诺和决心。
与此随着快递业的飞速发展,许多快递公司选择了加盟制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盟制的架构不同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对此,韵达快递已经意识到并在积极应对。例如,通过建立中转站、逐步将加盟商转为直营、上线IT软硬件等方式来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率。在建立武汉中转站之前,湖北区域的货品由武汉的加盟商分配;建立中转站后,货品先运到中转站再进行分配,这样确保了韵达的总部对货品的掌控力。这种策略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加强了总部对加盟商的管理力度。展望未来,韵达快递将继续坚持其卓越的追求,确保在速度与标准化之间取得完美的平衡。韵达快递:在变革中疾驰前行
随着全国数十个中转站的建立,韵达快递正逐步将加盟商转化为直营。公司总裁周柏根透露,通过合资与收购,韵达已成功将省会级城市的业务回收直营,并计划根据需求逐步向地级市扩展。
若以人体作比,韵达快递的总部犹如心脏,中转站则宛如神经中枢。在省会级城市间,韵达的快件运输网络如同大动脉,地级市则如同一般血管,县级市和乡村则犹如毛细血管。董事长认为,通过直营中转站和省会城市的主要网络,总部能够控制整个网络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利用市、县级加盟商进行货物的收取和发放,既能确保总部的管理力度和运营标准化,又能充分发挥加盟商在业务方面的优势,这是一种理想的运营模式。
为了实现这一构想,韵达不仅在主干网络上进行了直营改革,还投入了大量的IT资源。今年公司投入了几千万用于上线SAP系统,并计划在未来投入1亿多元用于IT硬件建设。韵达期望通过这些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通过IT技术跟踪每一件快递的运送过程,优化运送路线,从而更好地管理加盟商、快递员和货物。
电商业务的开展给韵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快递公司来说,电商业务如同一块“鸡肋”。一方面,电商业务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增长,占公司总业务量的比例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电商业务的利润微薄,价格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淘宝等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中,快递公司常常面临人员、车辆、场地等方面的压力。去年淘宝“光棍节”的全面促销,让各大快递公司经历了严峻的考验。韵达员工刘子龙表示,在节假日如中秋节、情人节等高峰期前后,公司都会加强人员和车辆的调配以应对需求。对于电商促销,他建议进行分类促销,以减轻行业的压力。
面对电商业务的挑战,韵达并没有选择放弃。相反,公司开始尝试新的策略。周柏根表示,韵达在广州和上海开始尝试开展仓储业务,让大型卖家将货物存储在韵达的仓库中。这样不仅可以省去取件的环节,增加仓储费用收入,还可以带来稳定的客源。仓储业务也意味着需要更大面积的中转站。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韵达的中转站面积已经由最初的几千平米发展到占地一万平米以上。
人员成本随着物价的上涨也在不断增加。周柏根透露,今年韵达员工的薪酬已经人均上涨了20%\~30%。除了人员费用,物流费用也在逐年上升。为了控制成本,韵达正在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并借助IT技术优化运输线路。作为长期关注快递行业的专业人士,上海复星创富董事白涛表示,快递行业是一个壁垒很高的行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机械化和信息化都是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从单件货品的快递费用来看,其成本似乎并不高。快递企业的运营涉及仓储、物流以及IT等多个方面的支出,这些成本都是相当高的。对于覆盖全国的快递公司来说,如果没有庞大的业务量作为支撑,很难实现盈利。对此,行业专家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每年需要达到约1亿票件的业务量,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在全国范围内,能够达到这一业务量的快递企业仅有七八家。这也解释了无论国内外,快递行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的原因。
白涛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他对比了海外快递公司,指出国内快递公司的自动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以美国的UPS为例,其分拨中心几乎不需要太多人工,其自动化分拣设备的效率是人工操作的百倍以上。随着国内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快递公司的自动化水平也将得到快速的提升。与海外四大快递公司的数千亿规模相比,我国的快递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