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为中小微企业发声 吁深化“数字+自贸”

“因为疫情,很多外商不符合来华条件或无法来华,新产品如何看样下单?”

集装箱短缺、海运和空运费用上涨、物流时效不稳定等问题依然较突出。”

“(由于)缺乏全球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除非跨境新客户付全款,否则卖方不敢发货,买方不见货物也不敢付款……”

全国两会期间,谈及当前中小微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林毅如是举例说。

他坦言,数字化改革当中,义乌率先看到当前中小微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还面临“外商来华难、物流稳定难、交易信任难、外汇结汇难、贸易融资难、市场拓展难、品牌塑造难、进口通关难、线下税负难、政策落地难”十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义乌被称为世界“小商品之都”,是全球小商品集散地和中国重要的贸易窗口。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义乌市场主体增速迅猛,目前已有70.5万户(超过三成是企业)——占浙江全省的十二分之一。

,在外向度、敏感度更高的义乌市场,全球中小微企业率先面对上述“十难”挑战。

“破解这些问题,义乌自身要深化‘数字+自贸’改革,不断完善数字贸易系统,创新数字贸易规则。”林毅说。

2020年9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至义乌。该省也已提出要“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目标。

此背景下,深化“数字+自贸”改革,打造数字化自由贸易枢纽,为全球中小微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义乌当下首要目标。问题导向,则是改革“关键一招”。

“去年我们集中百日攻坚,打造了‘Chinagoods’数字贸易服务平台,建设了一个线上的义乌市场,采购商可以线上下单,配套物流、通关、金融等服务,去年交易额超百亿元。”林毅说。

通过打造数字市场,努力解决采购商无法下单、经营户不敢接单问题;通过巩固出口市场,努力解决国际控货问题;通过发展新型进口市场,努力解决境外中小微企业销售问题;通过拓展国内市场,努力解决生产和消费者对接问题;通过畅通国际物流,解决全球配送问题……

聚焦问题发力改革,2020年,义乌市场实现新突破

布局建设53家海外仓,采购商就近下单更方便;

依托海外仓数据,让国内卖方放心发货,买家交钱提货,带动新增出口22亿元;

探索在数字综保区内建设新型进口市场,15万种境外商品集聚义乌,年转口5亿元,初步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

年直播带货超过200亿;

义乌与全国287家二级市场建立了联系,比如去年广西贵港市批发商在义乌采购超过2000万元;

疫情导致很多国际物流中断背景下,义乌打造物流信息平台,开通106条“环球义达”物流专线,通达658个海外城市,降低物流成本10%以上……

下一步,如何更好破解“十难”挑战?

以破解外商来华难、外汇结汇难、贸易融资难为例,林毅介绍,义乌正在增强“Chinagoods”数字贸易服务平台的金融、支付、多语种展示等功能,探索本外币一体化改革、数字人民币改革、易货贸易改革。

林毅认为,义乌关联着200万家中小微企业、全球50多万外商和上百万华侨华人,建立了“Chinagoods”数字贸易服务平台,完全可以深化“数字+自贸”改革,更好服务“双循环”。

“义乌获批了自贸区,为国家试制度是使命所在。除了大胆试,还需要国家部委继续大力支持,打造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数字化自由贸易枢纽。这不是为了义乌一个县,而是通过义乌这个平台赋能全球中小微企业。”林毅说。

具体而言,林毅表示,希望国家部委支持赋予“Chinagoods”平台全国性互联网支付牌照、银行卡收单牌照、跨境支付牌照,解决外汇结算、贸易金融创新等问题,更好构建赋能中小微企业的数据链;在义乌探索数字贸易监管方式改革,先期开展进口日用消费品免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解决通关难题、进口企业“试销”难题,可以在“义新欧”回程班列进口商品中试行,实行限主体、限额度、限商品、限区域;赋予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免税品经营资质,解决消费者线下体验问题,更好促进进口消费市场培育,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