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再到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大头娃娃、三聚氰胺、毒薯条和牛肉膏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热点。 冷链不完善 难保食品原料安全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也是农产品加工大省;河南省食品工业产值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河南食品业成为河南工业的支柱产业。谢教授说,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但问题主要还是会出现在原料环节。如果原料环节出现问题的话,那其他的环节再符合标准化生产也是枉然。原料环节包括原料的种植、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这些是食品安全源头上的相关基础环节。比如说运输冷藏环节,易腐原料冷链物流是保证食品流通安全的重要保障,各地纷纷将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上日程。我国的冷藏运输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时下,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铁路冷藏运输车辆仅占铁路运输车辆总量的2%。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与之对应的是,国外蔬菜冷运链覆盖率在90%以上,肉类、活禽类的冷链运输覆盖则达100%。美国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2%~5%,已形成一种成熟的模式。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条,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无法得到控制和整合。我国农副产品流通量中80%以上的生鲜食品是采取常温保存。据美国埃森哲商业古文公司(Accenture)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冷冻保鲜供应链被定位为“昂贵易耗损食品,无利可图、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负面形象。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也更加复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国的冷藏链结构不完善,冷藏技术落后,冷库结构不合理,冷藏运输能力有限,流通机制不健全,缺乏调控,故而难以保证把最佳质量的食品提供给消费者。 生产比监管更重要 惩处力度要更大 谢教授强调,好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监管出来的,检测与监测只是规范市场行为。食品安全牵涉的行业范围很广泛,但预防食品安全要抓源头细节,如种植农产品所需要的水源、土壤及空气质量。只有将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政府的监管及消费者个人的安全意识三者相结合,才能有效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谢教授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涌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惩罚力度不够。欧盟是一个对食品安全事件处罚力度最重的地区,比如英国的吉百利史威士公司是一家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糖果和饮料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百利在英国赫里福德市马林布鲁克的工厂管道泄漏,导致清洁设备污水污染了巧克力,42人因食用被沙门氏菌感染的巧克力而发生食物中毒。吉百利不得不宣布召回100万块巧克力,吉百利公布造成的损失已经达到3000万英镑。随后,伯明翰市议会指控吉百利违反食品健康和安全法规,并列出三项罪名在市场上投放“不安全”产品,未能向有关部门“及时通报”污染事件,未能及时“识别危险”并采取“改正措施”。吉百利方面正式承认了这三项罪名。沙门氏菌丑闻给吉百利带来了重创,吉百利不得不宣布出售美国饮料业务,,吉百利将裁减7500个职位并关闭15%的工厂。较之于国内某些不疼不痒的罚款,吉百利所受到的惩罚代价是非常沉重的。,加大违反《食品安全法》惩处力度,让不法企业商贩付出高昂代价,让《食品安全法》真正起到震慑作用,才能在举国范围内创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
冷链运输是平衡农副产品运输安全重要节奏
物流单号查询,物流管理,物流公司,一键查询物流,查物流单号,物流管理专业,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