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高峰告一段落,如果说整个购物节的上半场是由电商平台主导,那么下半场便是由快递行业驱动。
一定程度上,快递是电商战的延伸,打个比喻,“电商+快递”就形同配置完整的“全时四驱”,在驱动双11订单海量提升的,也应保证更稳定的服务质量,并提升各环节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据悉,在双11当天,生快递物流订单13.52亿件,同比增长25.1%,当天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4.16亿件,同比增长25.7%。好比电影行业的“十亿级导演”,快递行业也将很快迎来“十亿准入级门槛”。而双11无疑成为他们的演习场。
双十一的物流厮杀
为此,各家快递巨头祭出“独门秘笈”。
按照菜鸟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天猫双11期间,菜鸟与全球100多个物流合作伙伴参与了此次的双11,各国邮政动用了20万名快递员,提供专门保障。,菜鸟与合作伙伴协同智能化升级,启用超级机器人分拨中心。2000平方米的场地内,350台机器人昼夜作业,每天可分拣超过50万包裹。
而顺丰则打出“飞机+高铁”的组合保证运力,今年双11期间,顺丰新增了120条高铁线路,累计增加近250吨运能——这是顺丰的“高铁极速达”产品,经过一年的运营,该产品线路已由单条京沪线拓展至413条线路;除高铁外,顺丰正式投入使用的波音747全货机。截至目前,顺丰航空机队已拥有48架全货机。
按照阿里提供的数据显示,双11当日24时,顺丰在天猫的物流订单近90%完成收件,较去年提速6%。而截止16日18时(双11高峰前六天),顺丰累计收件率98.62%,全行业。客观上,相较于订单量,收件率更能体现快递公司的整体实力。
,德邦也在这个第四年参与双11鏖战的年头,迎来了大件快递单一产品单日收入突破1亿元。据了解,为保证今年“双11”期间全国网点的正常运行,德邦快递已经通过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实时滚动预测货量,分析预测德邦快递末端所有网点的承载情况。
而京东方面,不仅在双11取得迄今的交易额,今年亦是京东物流独立后经历的个双11。除了自家的自营订单,承接了各大品牌商产品,面向全社会开放。,全国规模机器人仓群投用,无人仓超过50个。物流速度实现200%的大幅增长,刷新历史新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豪强的邮政与EMS也终于整合落地,实现携手应对双11,于是邮政EMS得以依托的协同仓储网络,将客户库存分布到距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减少甚至不经过中转处理环节,直接进入配送,极大地缩短了全程时限,提升了用户体验。
科技+服务的“双涡轮”
与快递企业一样求快,被无数车迷奉为精神图腾的超跑,往往装备着“双涡轮”引擎。
而对于如今的快递行业,科技与服务,便是驱动它们一骑绝尘的双涡轮豪华配置。
早在双十一揭幕之前,菜鸟和京东物流也进行提前布局整合,通过资源、科技和创新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有望带来快递服务进一步升级。当前,快递电子运单普及率已超过90%,自动化分拣、无人仓和智能分拣机器人逐渐规模化使用,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商家的发货速度和快递企业的分拣处理效率。
在科技领域投入更早的快递企业中,就有顺丰的身影。早在2009年,几乎是双11开启的元年,顺丰已布局科技领域,成立顺丰科技,致力于构建智慧大脑、建设智慧物流。经过近十年积累,今年的双11快递大战,顺丰也是在提供始终如一的品质服务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科技投入。
据悉,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的“技能树”,使顺丰的件量预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主要流向平均准确率高达94.5%。在综合考量电商促销活动、节假日件量变化、客户类型、区域特性等因素,分析件量历史波动规律,将快件量的预测提升至城市、行政区甚至每一个派送网点、每一条流向、每一个小哥,实现更加合理、的整体资源配置。而物流系统的未雨绸缪,更是令海量订单处理零异常,即便是双11高峰期也能沉稳运行。
而由技术升级所催生的服务“跳级”,也得到的体现。比如对于几乎令很多快递头疼的“生鲜”领域,顺丰打造“无人机+高铁”的生鲜专线,赣南的脐橙、烟台的生蚝、
苏州的大闸蟹、丹东的草莓、运城的苹果等,都在双11期间“鲜”人一步的送到用户手中。双11期间,顺丰还利用无人机递送包裹到赣州偏远地山区,让更多人“可及”,享无差别快递服务。,顺丰还对在线下单系统进行无障碍优化,让视障用户“可见”,无障碍下单查件。
“货品未动,科技先行,服务则是贯穿始终”。科技与服务的互相作用,已成为快递业创新升级的根基。“科技+服务”双轮驱动力,将的革新行业服务质量。
快递行业的下半场已经到来
暂且不论哪家快递是“双11下半场”的,只要不止步,用户就永远都是的受益者。
从顺丰、德邦、菜鸟的双11期间的“忙前忙后”,就不难发现,没有无缘无故的“轻松”,必是之前“负重前行”。顺丰曾在多年前就预判过5亿乃至10亿的包裹将成为中国快递行业每的常态,而不仅仅是双11期间的状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也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本质上,快递业态需要全维度的升级,不是只针对双11进行“准备”,而是要每天、每年都在不断积累和运筹。
顺丰总裁王卫先生说过“要让科技做速运的‘老板’”。现代物流比拼的已不仅仅是快递员的数量和跑腿能力,而是包括AI、大数据等在内的综合科技实力对垒。从“发声”到“发生”,顺丰凭借独到的视野、对服务质量的偏执以及科技实力的强大支撑,在双11“下半场鏖战”中表现始终如一。
新阶段的门槛已经立起,新一轮的洗牌也已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