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农村调查显示,这些年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但在一些农村,农房建设无序、空置率高等问题显现,拆了建、建了拆,建起来长期无人居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盘活利用好农房资源,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宜居乡村的重要抓手。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每年以1.6%的速度在减少,但宅基地却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农民的建房投入每年达到了数千亿元。目前,部分农民已开始第四轮建房高潮。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农村至少有7000万套闲置房屋,农村居民点空闲和闲置地面积达3000万亩左右,一些地区乡村农房空置率已超过35%。农房成了“沉睡”的资源,有的年久失修甚至成了危房,埋下了安全隐患。可见,盘活闲置的农村住宅资源已十分迫切。
众所周知,农村闲置房屋不但侵占大量耕地,从一定程度上使得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而且也使村容村貌变得凌乱。特别是在我国加快新农村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新形势下,解决农村闲置房屋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此前,一些地方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改造农村闲置房,开辟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创新流转方式,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以经营理念盘活闲置农房等等。特别是如合肥开始试点探索“共享农房”模式,瞄准体量巨大的农村闲置住宅,用互联网共享平台连接起供需双方,以期让这些农村“沉睡的资产”重现生机,释放更多经济红利,堪称是城乡“共享经济”的一种创新。
目前,城市住房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让城里人到郊区农村租房居住的建议。农村空气好,吃得新鲜,住得安静,且生活成本低,或成为不少市区居民向往的生活去处。由此,“共享农房”应运而生。一方面,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房屋内外及院落进行翻修,真正回归“乡居”,或是利用农房进行创业。另一方面,对于农民来说,除了可以获得租金收益以外,还可以就地“转业”成为物业服务人员,提供保洁、餐饮等服务。
可见,推行“共享农房”,有利于城乡良性互动,共享美丽乡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生活在钢筋水泥丛中的都市人更加向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一些有识之士抓住都市人的这一心理需求,积极开发农村丰富的资源,利用农村闲置房屋租金成本较低、人力成本相对便宜等优势,把农民的闲置房租赁下来后,改造成为休闲农庄,并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做乡村观光农业。,农民也要转变思想观念,成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依靠自有闲置房资源,与城市合伙人共同创办“农家乐”,让都市人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在宁静、纯朴中舒缓压力、放松享受,从而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