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无人驾驶汽车在内的中国互联网汽车的路测政策瓶颈终于被打通了。
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部三部门12日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下称《规范》),5月1日开始施行。《规范》出台后,各地各类智能汽车展开路测将有法可依,不再有“违规”的尴尬。
公安部相关专家在“中国人工智能+交通发展论坛”上表示,《规范》已经酝酿了两年多,千呼万唤落地之后,必将大大加速中国互联网汽车产业的发展。另据记者了解,工信部接下来将加快制定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此前各地也有类似尝试,但此后将全部以此为准,这是国家层面的、最权威的政策。”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姜良维说。
《规范》对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及测试车辆、测试申请及审核、测试管理、违法和事故处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规范》所称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通常被称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记者了解到,测试车辆是指申请用于道路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辆,不包括低速汽车、摩托车。《规范》要求测试主体须具备对测试车辆进行实时远程监控的能力。
《规范》指出,测试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8个月。测试主体应每6个月向出具测试通知书的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交阶段性测试报告,并在测试结束后1个月内提交测试报告。
记者了解到,未来相关部门对互联网汽车的政策支持仍会持续。
据悉,工信部下一步将依托专项委员会,加强协同,加快制定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建立融合汽车、信息通信、道路设施等内容的综合标准体系,完善测试验证、技术评价、质量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LTE-V2X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部署和应用,促进5G与车联网融合发展;健全安全机制,保障关键环节的信息和网络安全;促进多领域协同创新,务实推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