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科技厅对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的答复函件,该厅正牵头起草《关于加快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将争取今年下半年发布。该意见稿提出,完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香港合作建设机制,香港联合广东省共同打造“一廊四城多核心”的创新格局,形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香港、澳门”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带。
继香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与中山市共建的“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于7月初启动后,日前中山市又跟香港大学达成意向,有望通过“香港设计+中山制造”的模式,设立虚拟现实内容研发中心,让由香港大学工程学院研发的高新科技虚拟系统imseCAVE在中山落地开花。不只是中山市,珠三角城市近期均加快了引进香港、澳门科研资源的步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在即,粤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迎来“更新”和“升级”。
在已披露的顶层设计中,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共建大湾区的重点合作领域。近年来,已有深港创新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内地科研资金“过河”等政策支持三地的科创合作。这样聚焦科创领域的政策设计,将继续延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广东省科技厅近日对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的一份提案做出答复。据答复函件透露,广东省科技厅正在联合香港、澳门组织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下称《科创行动计划》),有望近期发布并实施。广东方面提出,香港联合广东省共同打造“一廊四城多核心”的创新格局,形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香港、澳门”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带。
中山市与香港大学的合作等案例显示,这样的创新格局已在搭建之中。,随着多领域科创合作的深入推进,粤港澳加工贸易时代“前店后厂”的模式,正“裂变”为“港澳研发+珠三角转化”、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
科创走廊再延长?
正在推进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有望与香港、澳门“连接”。
这将是未来五年粤港澳合作的重大“变量”。据广东省科技厅对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的答复函件,该厅正牵头起草《关于加快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将争取今年下半年发布。该意见稿提出,完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香港合作建设机制,香港联合广东省共同打造“一廊四城多核心”的创新格局,形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香港、澳门”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带。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香港、澳门”的组合,系广东官方提及的概念。
2017年9月,广东省提出对标硅谷101公路、波士顿128公路等国际先进经验,打造一条贯彻珠江东岸的“创新廊道”,并印发《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在其后相关文件的表述中,无论是广东省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还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均被定为主要载体。
该规划提出构建“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包括十大核心创新园区、平台以及多个次一级的节点性研发平台。前述的征求意见稿亦提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一廊十核多节点”的基础上,增设若干港澳的载体和平台。
这是否意味着广东省决策层计划依托“创新廊道”与香港、澳门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事实上,早前印发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已有明确提及广深等城市要深化与港澳地区合作,埋下了推动粤港澳三地深化科创合作的“伏笔”。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市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延长”。2018年1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官员提出,广州将与深圳、香港等三个核心城市共同打造“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至近日,新官上任的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考察南沙时指出,要将南沙建设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广东省最早构想的“一廊十核多节点”几乎都分布在珠江东岸,并未列入珠江西岸的南沙。
这种“延长”、“扩容”的理念,与《科创行动计划》的思路一致。尽管广东省科技厅的答复函没有透露更多《科创行动计划》的编制细节,但明确了一大原则——推动粤港澳三地产学研深入融合,强化国际科技合作。
这样邀请香港、澳门“加入”的构想,更加符合市场的逻辑。早前规划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所经之处,广州强于科研资源和人才储备,东莞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而深圳则在企业应用创新方面遥遥领先。广东省政府试图将三座城市的优势相结合,以带动珠三角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澳门的“加入”将使得广州、深圳如虎添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分析,广州与香港都是科研资源集聚的城市,但香港有四所全球百强高校,国际化水平、开放程度更高。香港与广州、深圳共建科技创新走廊,有助于整体提升广州、深圳高校的研究水平,从而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粤港澳科创合作“裂变”
对市场人士而言,《科创行动计划》的出台实施,至少存在两个重要的“看点”。从历史上看,尽管粤港澳之间已有CEPA广东协议等制度安排,但该文件将是粤港澳三方首份聚焦科技创新的计划,这是确定的;不确定的是,三地政府这项为期五年的“协同”行动,会否对三方的科创合作模式做出新的制度安排。
粤港澳三地在官方层面做得最好的科创合作,是早于十余年前就在推动的“深港创新圈”。2007年5月,深圳与香港签署《“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成立深港创新及科技合作督导会议,并统筹深港科技交流和合作,包括推动两地科研机构、高校之间互动以及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等内容。
一年之后,“深港创新圈”引入首个高新科技研发生产项目——来自世界500强美国杜邦公司的太阳能项目。杜邦公司与香港科技园公司和深圳市政府代表签署合作意向书。根据意向书,杜邦将在香港科技园建立全球光伏电薄膜业务研发中心;深圳市政府会与香港合作,提供土地及其它设备支持太阳能科技的下游发展项目及产品制造,杜邦将在深圳投资建设太阳能源的生产基地。
这种合作模式,如今熟悉深港合作的市场人士并不陌生。该模式被部分研究者概括为“香港、澳门研发+内地(或珠三角)转化”的模式。在这之后,大疆创新、奥比中光等初创企业成为闻名全国的“独角兽”。香港、澳门科研的成果来到市场需求巨大的珠三角地区,如鱼得水般生长壮大。
这次计划在中山落地的虚拟现实技术也是这样的模式。该技术由香港大学经历十年研发而成,有望在中山率先开展应用。
多名在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创业的港澳青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珠三角地区是港澳初创项目通向内地市场较好的“跳板”。
由于香港、澳门强于现代服务业,亦有研究者将科技研发、初创企业的融资服务视为现代服务业范畴,因而前述模式也被视为“香港、澳门服务+珠三角智造”。
在2018年二季度的胡润独角兽企业榜单中,粤港澳大湾区合计有20家企业上榜,其中13家企业来自深圳,“清一色”皆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驱动的高新技术企业。这包括前述由香港迁深圳的大疆和奥比中光。
如果说过去粤港澳合作是“前店后厂”;那么眼下聚焦科创的粤港澳合作则是“前脑后市”——前端是港澳的研发、后端是珠三角的市场需求。后者的价值在于推动了珠三角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极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不过,不管是“港澳研发+珠三角转化”还是“港澳服务+珠三角智造”,均和“前店后厂”一样,处于产业链条上下游,是“串联”的线性关系。
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合作有无新的可能?这也将是市场对《科创行动计划》的期待。事实上,从广东省科技厅答复函的披露看,《科创行动计划》已经提供了新的策略——联合创新。前述文件提出,依托国家、粤港澳三地的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以及粤港、粤澳联合创新资助计划,通过多边或双边合作,联合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共建、协同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与此,文件还提及在新一代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制药产业三大重点技术领域推进三方的“联合创新行动”。
前述表述的突破在于,将粤港澳三方都视为创新的主体,即三方“并联”研发,而不是线性的上下游关系。而这或将使得粤港澳的合作“裂变”为多种方式。
实际上,“联合研发”的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已不少见。华为、腾讯等深圳高新企业,已和香港科研机构、高校有联合实验室的研发。最近的例子是,7月6日,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与中山市共建的“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正式启动。这是省内首家粤港高校合资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健康医药产业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