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圆通等以收购“走出去”,顺丰为何选择与U

  第一物流全媒体5月27日讯(微信156nes  记者 隋秀勇

  5月26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与联合包裹(UPS)的香港子公司联合包裹运送服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一家股权各半的合资公司。

  该合资企业旨在经营推广和开发联合品牌的国际快递产品,助力顺丰和UPS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物流产品,聚焦B2B和B2C客户的跨境贸易,拓展全球市场。


  不久前,圆通速递刚刚以总价约10.4亿元港币收购“先达国际”现有发行股本约61.87%。

  这是否意味着,资本合作成为本土快递“走出去”,加快国际化进程的首选方式?

  从“结盟”到“资本合作”

  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使本土快递企业“集体出海”。不过,以“上市”为分水岭,通达系快递企业在选择“出海”方式的倾向性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除顺丰一直坚持直营的方式外,通达系在上市之前,在海外布局大部分采用合作的方式整合当地资源,这可以看作国际版的“加盟模式”。

  如,2015年4月,圆通速递在上海发起“全球包裹联盟”;申通此前也提出了“合伙模式”扩展海外市场。

  而在上市之后,通达系快递企业似乎越来越注重,通过在资本层面与海外的物流公司合作的方式,加快国际化的进程。

  除了圆通和顺丰外,中通快递上市之后就明确提出未来将以参股或者投资并购相关国际物流公司的方式加速海外拓展,申通也曾多次表示不排除在海外进行并购。

  选择“资本合作”的路径——

  有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应该说,“结盟”的方式,显然更经济一些。而上市之后,“不差钱”的通达系快递企业,采取收购等资本合作的路径,应该别有深意。

  (1)海外渠道。近几年,本土快递企业纷纷在海外布局,从效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四个月,国际/港澳台业务量占比仅为2.2%。尽管国际包裹的规模,不能完全证明这一点,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本土快递企业国际化之路并不顺利。

  短板之一便是渠道和网络。采用并购和合资的方式,用金钱换取高昂的时间成本,是弥补基础设施短板最快的方式,以换取先发优势。

  以圆通并购的先达国际为例,其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公司实体,在全球拥有52个自建站点,业务范围覆盖超过150个国家、国际航线超过2,000条。

  (2)国际化人才。除了网络和渠道,人才是本土快递企业掘金海外市场的另一大“拦路虎——本土快递企业跨境业务的人才储备不足,专业技术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而国际物流公司,在海外市场深耕多年,已建立成熟的本土化管理运营团队及关务团队,并在国际物流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可大大缩短本土快递自建国际业务团队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顺丰与UPS成立合资的方式,除了共享后者的国际团队外,UPS还可能帮助顺丰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提升人才储备的厚度。

  (3)生态的对接。在资本层面的合作,有助于本土快递企业更好地与合作企业全方面的对接。

  需要注意的是,包括圆通等通达系快递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基础设施外,还享受着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生态体系。而与UPS合资后,顺丰则可以借助UPS的“朋友圈”,加快国际化的进程。

  除了这些好处,资本合作的方式有也潜在的风险一是团队和文化的融合;二是业务的整合与协同,无数的案例证明一加一未必大于2。

顺丰快递单号查询,顺丰快递费用价格表,顺丰物流公司,顺丰电话95338,顺丰速运单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