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音乐会制作人周凌谈明星嘉宾黎明等背后的故事与音乐之旅

四川卫视原创出品的大型音乐故事秀节目《围炉音乐会》,在众多音乐节目中独树一帜,持续收获好评与热议。这档节目由北京银河映画制作,没有与一线电视台合作,也未在项目前期进行大规模宣传,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广大观众。那么,究竟是何原因让这档节目如此与众不同呢?让我们跟随制作人周凌的脚步,揭开《围炉音乐会》背后的神秘面纱。

一、创新的力量:音乐故事的全新演绎

在当前音乐节目扎堆上马的背景下,《围炉音乐会》通过创新脱颖而出。周凌及其团队深受国外音乐环境的启发,每期节目后都会出国学习,并融合创新元素。作为一档音乐故事秀节目,《围炉音乐会》摒弃了传统的音乐竞技、星素比拼等模式,开创了全新的音乐综艺节目形式。每期节目邀请一位华语歌坛殿堂级歌手,以及他们的两位圈中好友,共同筹备并举办一场独特的live演唱会。

二、最真实的歌手,最本真的音乐

《围炉音乐会》给歌手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台本,没有主持人,歌手全程承担任务。这种独特的节目形式让歌手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呈现最本真的音乐。节目设置中也避免了PK炫技、选秀、套路等环节,让歌手享受音乐,与观众共同感受纯唱纯听纯感动的体验。

三. 独具特色的环节设置

节目中,“重返十八岁”和“遗珠之憾”两个环节成为亮点。这两个环节的制作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尤其是“重返十八岁”环节,试图让艺人通过与自己过去的影像对话,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尽管有些艺人表示难以对话,但这一环节仍然成为许多观众心中的美好回忆。

四、选曲与改编的挑战

对于《围炉音乐会》的制作团队来说,选曲和改编是最具挑战的部分。周凌表示,在与选手的探讨中,有时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而改编后的模式对歌手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尽管如此,双方共同努力,呈现出了最棒的表演。

五、抓住核心用户,靠口碑邀请嘉宾

《围炉音乐会》选择在四川卫视播出,周凌看重的是成都的商业市场与音乐氛围。成都的环境为这档节目提供了最契合的土壤。节目通过口碑邀请嘉宾,紧紧抓住核心用户,不断扩大影响力。

六、坚持怀旧与情感共鸣

《围炉音乐会》坚持打怀旧的老牌,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感人至深的音乐盛宴。无论是歌手的演绎还是节目的制作,都充满了情感与回忆,让观众在歌声中感受美好时光。

《围炉音乐会》的成功背后是制作团队的坚持与创新。通过对话制作人周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档节目的背后故事与制作心路。希望《围炉音乐会》能够继续坚持下去,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音乐盛宴。在这个粉丝经济和IP火热的时代,网络上的热门偶像无疑会为节目带来大量的关注度。《围炉音乐会》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听不到关于流量的喧嚣。周凌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们不追求鲜肉效应,而是坚持选择那些能够唤起人们怀旧情怀的老牌音乐人。”这样的选择使得每一名歌手都有自己独特的受众群体。

从播出至今,《围炉音乐会》邀请的嘉宾无一不是华语乐坛的传奇人物、实力唱将或是那些歌熟人不知的宝藏歌手。尽管观众对于这些嘉宾的熟悉程度不一,但他们对《围炉音乐会》的热情始终如一。以最新一期为例,黄品源的《小薇》几乎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对黄品源本人并不熟悉。在《围炉音乐会》的舞台上,他的音乐再次焕发生机。周凌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这些优秀的音乐人再次活跃在公众的视线中。”

《围炉音乐会》的成功也体现在其嘉宾阵容上。这个节目的制作团队似乎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邀请到华语乐坛的众多巨星。周凌透露,邀请嘉宾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他们最初会先联系那些与节目组关系良好的艺人,如黎明、费玉清等。一旦这些艺人接受邀请并参与到节目中来,他们的参与就会为其他艺人树立一个榜样。就这样,《围炉音乐会》凭借良好的口碑和口口相传,得以邀请到众多传奇歌手,让我们见证了无数经典表演。

除了传统的节目录制,《围炉音乐会》还在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周凌提到,目前正在筹划一种新的方式——“一录一演”,即节目彩排一天,第二天以亲民的价格对外售票进行录制。这不仅能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最好的音乐,也为节目带来了更多的收益方式。这样的创新无疑对整个音乐行业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围炉音乐会》已经不仅仅是一档普通的音乐节目,它正在开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将音乐与商业完美结合。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生活百科】:转载请保留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