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海市阳光采购平台正式公布了《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后,标志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将从11个城市推广到25个省份,让更多人用上价格更便宜的药品。
据健识局了解,在此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已有45家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与扩围地区2018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在大幅降价的背后,在业界也传出另一种质疑是,“4+7中标的生产企业没有利润”;“今后仿制药的质量难以保证”;“药品已成为白菜价格”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甚嚣尘上。
为此,健识局采访此次中标的齐鲁制药、重庆药友、国药容生等多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他们均表示,4+7药品集采的降价符合预期,也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鲍海忠在接受健识局采访时表示,公司此次主动降价,一方面是出于扩展市场的考虑,一方面也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降低国家医保负担,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高品质仿制药,提高药物可及性,为患者的长期规范治疗降低门槛。
事实上,作为本轮医改最关键的一步,4+7集采全国扩面能否成功已至关重要,这将加快中国仿制药产业的格局,未来将有大批中小规模的仿制药企业遭遇淘汰。
而更重要的是,在4+7药品集采的规则下,药品在营销渠道上的再无操作空间,传统的营销模式将彻底被颠覆,任何企业都不要抱有任何幻想,要将工作重心转向创新研发之中。
实现量价挂钩,产业改革共识趋于形成
4+7试点全面落地实施5个月来,执行效果超过预期,药企营销模式开始调整,跨国药企的专利悬崖开始显现,产业供给侧改革共识趋于形成。
以齐鲁制药集团的吉非替尼为例,自上市以来就打破了跨国药企原研药在中国市场的垄断,使原研药由5000元的降至547元。而此次4+7药品集采扩围,齐鲁制药吉非替尼又主动把价格降至257元(250mg10片)。
鲍海忠坦言,在外界看来,4+7全国扩围的价格明显偏低,但公司肯定保留了合理利润空间,而本次中标的吉非替尼、替诺福韦等产品已在欧盟、美国等市场大批量上市销售。
有分析人士指出,齐鲁制药集团已布局供应全球的药品生产线,中国市场仅是公司产品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其整体的药品质量具有可靠保障。
而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新闻发言人饶云峰则向健识局表示,中标价虽然大幅下降,但4+7全国扩围也给企业带来了销量,这完全符合薄利多销的经济原则。
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波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向健识局表示,本次中标可以有效提升公司固体制剂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实现公司规模效益。
毫无疑问,在4+7全国扩面之后,中标品种的使用量将大幅扩大。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部分中标品种两家挂钩比较充分,销量扩大了几十倍。
事实上,“4+7”试点的核心思路是在于“以价换量”,只有能保障药品的销售量,生产企业才能有积极性。
截至今年8月底,25个中选药品“4+7”城市采购量17亿片,执行约定采购总量进度好于预期。中选药品采购量占同通用名药品采购量的78%。这也让药品集采工作真正做到了“带量采购”,走出了药品降价就遭弃用的怪圈,趟出了一条招标、采购、使用、支付贯通的新路子。
随着试点的推进,医药企业营销模式开始调整,价格传导效应持续显现,医院用药规范性、合理性有所改进,一致性评价工作加快,改革的效应持续放大。
4+7试点办负责人表示,第三方机构开展的试点中期评估结果显示,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减轻,尤其是慢性病和重病患者获得感强烈,超过9成的患者赞成试点政策;企业交易成本明显降低,25个中选品种的30天回款率达到97%。
行业整合启动,改变全国药品购销模式
随着一致性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此次药品集采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效果明显,导致原研药主动降价也加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
事实上,一致性评价作为仿制药参加集中带量采购的入围标准,允许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公平竞争。更为关键的是,同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就不在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将市场容量腾出给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
这一政策的推出,将促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在全国4+7扩围中推行,引导仿制药产品的结构升级。据健识局了解,重庆药友已局部全球采购,其拥有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能保证产品质量、价格与供货的稳定。
仿制药替代现象的出现,将中国药品市场价格再一次腾出下降的空间,让药品生产企业的中心向研发创新转移。
鲍海忠认为,国内医药市场与国际医药市场相比,营销费用还较高,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是大势所趋,降价是一个正常过程。
曾经困扰中国医药产业“重营销、轻研发”模式将成为过去。“4+7”试点办负责人表示,扩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改进药品购销模式,净化医药流通环境,改善医药行业生态。
重庆药友目前并未按照对应品种配置营销人员,,公司在中标产品的市场推广上、人员配置等方面不存在太多的资源投入。
业内普遍认为,在4+7试点全国扩围后,25个药品带量采购将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产能供给和成本控制的要求更高,将有利于推进行业优化重组,逐步改变行业规模偏小、品质偏低的局面,推动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
为了保障4+7药品集采全国扩围顺利执行,4+7试点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督促中选企业落实药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原辅料质量控制,严控源头质量风险,严格按批准的处方工艺组织生产,加快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
,加强对中选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监管,提高抽检频次,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加大违法违规企业追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