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头道巷小学学生在调试机器人。 |
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始终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自主创新道路。
中国的科技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有望开启下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创新周期。全球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都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要让“第一动力”的势能更强、后劲更足,就要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有力杠杆,让创新成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自觉行动。
“两弹一星”奠定大国地位,“陆相生油”理论甩掉“贫油”帽子,杂交水稻让近14亿人端稳饭碗,载人航天实现千年飞天梦想,高速铁路、5G通信、超级计算“跑”出中国速度……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今日,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始终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自主创新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创新能力持续跃升、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我国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高,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
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从科技计划和管理体系重构到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体制改革,从加大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力度到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近年来,深化“三评”、清理“四唯”、赋予科研人员和机构更大自主权等政策接连落地,更是直击痛点、招招给力,拆掉创新路上的“制度藩篱”,让广大科研人员有了更多获得感、成就感。
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实力——
坚持自主创新,推动我国科技发展提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2018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量子科学、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领域多点突破,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高技术应用捷报频传,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成果竞相涌现。
科技实力提升发展能力——
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提高科技供给水平,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2018年底,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已达1.1亿户。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蓬勃发展,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接续换挡的发展动能、迭代成长的科技变革、蓬勃兴旺的创业创新,正源源不断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经济增长的新天地。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天的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创新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创新驱动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中国的科技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有望开启下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创新周期。全球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都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要让“第一动力”的势能更强、后劲更足,就要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有力杠杆,让创新成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自觉行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攻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的科技创新一定会迸发出更强劲、更持久的能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版式设计汪哲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科技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10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