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这样的操作除了用于支付,还可能是正在进行一次祭扫。通过上传逝者的影像资料,创建网上纪念馆,扫墓不再只是清明或祭日在陵园才能完成的事。
近年来,互联网悄然进入殡葬行业,不断尝试为这个原本传统、封闭的领域带来更多新的体验。作为祭扫者,究竟接受度如何?作为从业者,又看到了怎样的变化?
祭扫者
平辈觉得挺好的 长辈觉得太过敷衍
今年清明,33岁的赵子璐选择留在北京,“孩子刚满百天,还不方便带她回我的老家安徽扫墓。”事实上,自从15年前离家外出求学,她便很少再参与家族的祭祀活动,“爷爷已经走了8年,奶奶也在前年离开,我只是赶在出殡前请假回去过一趟,之后就顶多借着过年回家的机会,到陵园的墓碑前去上个香、磕个头,其他像清明或者祭日,都全指望家里亲戚张罗。”
回想起当年爷爷奶奶在身边的美好时光,赵子璐总觉得怅然若失,“在他们的晚年,我没能好好陪着尽孝,去世后又很难常去看看。”直到一年前,赵子璐从同事那里偶然听说可以在网上祭扫,顿觉眼前一亮。
“打开网站注册以后,只用输入逝者姓名和与逝者关系,再加上纪念馆名称,就能轻松完成创建,场景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既有情系河塘、夏日午后、鹤鸣落秋、宁静碧林等自然风,也有忆思堂、仰念馆、云清斋、静祥厅等传统风。”很快,赵子璐为爷爷奶奶创建了一处双人纪念馆,分别完善生辰忌日、籍贯、职业等资料后,还上传了二老生前的照片,“想他们的时候,可以在上面点香烛、送鲜花、献供品,但我很少会选择那些付费项目,觉得还是自己写一些回忆文章更有意义。”
当赵子璐把平台介绍给家人时,得到的反馈却并不相同,“跟我平辈的兄弟姐妹,都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特别是在美国留学的表妹,也会经常到上面留言。但长辈里面有的不太认可,觉得动动手指头就算扫墓,显得太过敷衍,甚至有些儿戏。”对此,赵子璐倒不觉得意外,“毕竟观念上还有差异,很难一下子都接受。”
赵子璐后来了解到,网上纪念馆已经算不上新鲜,朋友中还有用二维码扫墓的,“二维码可以做成实体的牌子,再刻上天鹅、花朵、爱心等图样,放到专门的盒子里,也有直接在网上建个虚拟的,链接到后台网站,里面有类似纪念馆的各种资料,甚至是专门的人物传记,家人还可以在手机上发表评论,更方便了。”
从业者
刚开始家属不太理解 现在越来越多人在尝试
从实习期算起,1987年出生的程曦(化名)已经在殡葬行业干了整整十年。
2006年高考结束,身为医生的母亲希望她报护理专业,可程曦不愿意,坚持把第一志愿填成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那时候就觉得这个专业以后肯定好就业,但家里全员反对。”毕业前夕,程曦进入北京的一家陵园工作,母亲仍然难以接受,“别人跟她打听我是干什么的,她都只会说我是民政口的,不提具体做什么。”
去年8月,程曦想要“换个方向”,跳槽到一家互联网殡葬公司,成为一名负责全程陪同客户、提供生命礼仪服务的工作人员,“说到底,也还是没离开‘老本行’。”
不过,在程曦看来,这个平台与传统殡葬公司相比,推出不少新项目,“除了提供一对一的殡葬咨询服务外,还有涵盖临终关怀、治丧服务和丧亲抚慰的生前契约以及二维码扫墓、在线告别式等人文纪念。像生前契约,体现的是生前规划身后事的终极关怀理念,我们希望越来越多人可以关注生命质量,从容面对死亡,不再觉得死亡只是冷冰冰的,而是尽量多一份爱的温度。”
“从葬法上来看,现在这边给客户推荐最多的就是草坪葬、树葬等生态葬,一方面是对‘绿色殡葬’的响应,积极倡导节地环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厚养薄葬’的理念,大大降低逝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在为客户介绍服务内容时,程曦每次都还会特意讲讲“二维码扫墓”,“现在好多年轻人在外地或国外,像清明或祭日,未必都能赶回来。有了这样的平台后,就能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网上进行祭扫,让他们可以找到寄托哀思、表达心意的地方,也让祭扫本身更加个性化、多元化。”
“刚开始,家属不太理解这是什么东西,我就现场在电脑上演示,告诉他们怎样制作二维码,上传逝者的照片、生平简介和自己想说的话,甚至可以有虚拟供台,满足上香、送鲜花、摆供品等需求。”令程曦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人正在尝试这项新事物,“特别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他们在电脑操作方面比较熟练,更容易接受。从目前来看,这是给大家多了一种选择。如果平时思念逝者,不一定非要大老远跑到陵园去,完全可以随时随地在平台上看一看逝者的资料,或者在自己创建的空间里进行祭扫。”
,程曦还发现,周围人对殡葬本身的理解也在悄然转变,“母亲终于能明白我的工作意义何在,再有同事或朋友问到时,她总算可以大大方方说了。”
专家观点
二维码不只提供新型祭祀方式 还能把家谱、史志串联起来
“以往,我们并没有对殡葬给予应有的地位,在这方面也缺乏明确规范。很多人一味追求修建大墓,却并不理解祭祀本身的真正意义。近年来,虽然开始提及生命教育和人文纪念,但具体如何去做,也还需要更多引导。”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组成员王衍臻表示,应当努力挖掘传统殡葬文化中“慎终追远”的精神内涵,摒弃那些被牟利者,甚至是所谓“大仙儿”忽悠的外在形式。
“之所以立碑,初衷是为了方便后人纪念和传承。但即使再大的墓碑,也只是在上面刻有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立碑人等基本信息,后人对逝者地了解还是很有限。相比之下,现在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二维码等电子数据方式,将逝者的生平事迹、影像资料等上传云端予以保存,内容更加多元,可以更好地发挥生命教育和人文纪念的功能,也让祭扫变得更加丰富、更有价值,有助于推动殡葬行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升级,符合‘文明祭扫’的理念。”
在王衍臻看来,尽管二维码扫墓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推行过程中,难免遇到阻力和困难,“关键还是人们观念上的转变,需要先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明白究竟应该留住什么。”
王衍臻相信,二维码扫墓并不只是提供一种新型祭祀方式,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把一些正在被遗忘或者已经在消逝的东西捡回来,让新技术与老传统实现有效融合,把家族谱系、地方史志等图文并茂地串联起来,“过去,人们要记住自己从哪里来,主要靠家谱,但现在很多年轻人连自己爷爷奶奶叫什么都未必说得出来,对家族的故事更是知之甚少。我们就可以利用二维码,把家谱电子化,让后人了解自己的祖先是谁、有怎样的学问、做过哪些对家族、对社会有贡献的事,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王衍臻还表示,二维码背后的资料还可以包括清明节、中元节等撰写的回忆文章,甚至是口述史,这些除了作为家族纪念外,很多年以后,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的宝贵史料,对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都很有价值。
“其实,二维码扫墓等网上祭扫并不局限于家族,也能用于对先贤英烈的追思缅怀。”王衍臻认为,通过完善相关资料,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光辉事迹,也让这些精神财富得以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宗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