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递北京9月28日电(记者贺迎春)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作出批复,指出北京城市的规划发展建设,要深刻把握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履行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基本职责。要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这是《总体规划》最大的特点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说。
作为曾参与《总体规划》有关论证的专家,杨开忠表示,北京要坚持和加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中心,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总体规划》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把提升环境质量作为优先目标,是合乎发展规律和要求的。《总体规划》按照国际一流的要求,立足首都功能定位,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高度,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了系统部署,提出了‘点、线、面、体、能、质’相结合的生态环境建设战略举措。”
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
批复强调,要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加强对疏解腾退空间利用的引导,注重腾笼换鸟、留白增绿。
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5年减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要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划定并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切实保护好生态涵养区。加强首都水资源保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确保首都水安全。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这体现了环境承载力的释放,把人口疏解一下,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 国家环境特邀监察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府参事王维平表示。
杨开忠认为,北京确定人口上线,最重要的依据,其实是水资源承载力,坚持了以水定人,以水定发展,以水定城。
对生态环境建设有非常明确的部署
批复还指出,北京要着力治理“大城市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交通需求管理,鼓励绿色出行,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促进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加强需求端管控,加大住宅供地力度,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着力攻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国际一流、城乡一体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包括消防、防洪、防涝、防震等超大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城市韧性,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放心。
优先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幅提高生态规模与质量,加强浅山区生态修复与违法违规占地建房治理,提高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规划对生态环境建设做了系统的部署,包括建设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平原人居生态区,河湖体系恢复重建等生态‘斑块、廊道、基质’建设以及大气等环境治理。”杨开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