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手机就不停地玩游戏”“不给手机就一直哭”……寒假里,很多家长都有诸如此类的苦恼想让孩子利用寒假的时间多读书,多培养兴趣爱好,孩子却总是沉迷在手机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不少家长下意识认为是孩子的自制力弱。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往往映射出的是父母的形象。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读书学习时,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低头族”。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说教不仅显得毫无信服力,反倒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老师。当父母想让孩子培养某种良好习惯时,自己必须以身作则。比如当孩子需要看书学习时,父母要做的是放下手机、离开电视,选择一本书,坐在一旁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在一种安静认真的气氛中,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家庭氛围的带动,形成主动读书学习的习惯,完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一味地批评教育,虽然能对孩子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其效果也只能是暂时的,很容易出现反复或者屡教不改的现象。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父母不做“低头族”,孩子便能放下手机;父母捧起一本书,孩子便可以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润物细无声”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长远影响,这才是家长们最需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