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擘画宏伟蓝图 河西走廊续写繁荣传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牟健 摄

“风旋沙碛动,天接海云浮”,清朝边关守将岳钟琪的诗句,生动展现了甘肃河西走廊大漠戈壁天高云淡的壮阔景象。

因时代变迁而沉寂,也因时代需要而孕育希望。

这里是个传奇的地方。

曾经是战略重地和文化交汇之地,也是商贸繁华之地。张骞的凿空之旅,让这里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黄金地带”,让无数的边关将领、才子佳人流连至此,他们目睹恢弘壮阔,或感慨,或惊叹,或咏赞,并留下千古传诵的诗句。

如今,河西走廊续写新传奇。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线拓展,河西走廊作为向西开放的前沿,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呈现出光明而美好的发展前景。

近日,记者走访河西走廊的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深深感受到河西走廊正在经历的破茧蝶变。

“黄金地带”焕发新生机

在写下《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的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眼里,“一带一路”是将各个大洲相连的“血管”和“动脉”。“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

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河西走廊作为西域门户的重要战略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便已确立。西接天山南北、直达中亚西亚,南与青藏高原毗邻,北与蒙古高原接壤,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交流融合之枢纽,也是中国与欧亚各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的必由之路。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和丝绸古道的衰落,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优势下降。

一度,人们以为这里已经成为不毛之地。

一度,人们将这里视为沉寂、落寞的代名词。

这里的发展将走向何方?21世纪的今天,河西走廊上的人们在听,在看,也在惊叹!

河西走廊作为丝路明珠,是甘肃资源禀赋的一个缩影。甘肃与中亚、西亚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丰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五。全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富集。

开天辟地谱新篇。正基于此,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国家便赋予甘肃“联结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以及“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定位。

撸起袖子加油干。“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平台’、 “建设面向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为重点的经贸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窗口,实施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等‘六大工程’”、“强化酒嘉城市圈等‘八大节点’”……按照这一新的战略定位,甘肃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强化顶层设计,及时制定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而狭长的河西走廊,因地处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带,也翻开了新篇章。

“一带一路”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先行。

兰州、嘉峪关、敦煌,三大空港建设提速,先后开通国际航线,以提升空中丝绸之路的保障能力。

公路建设四通八达,成为畅通物流的根本保障。

这是一个缩影。兰州市作为河西走廊的龙头,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扩大向西开放平台。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新区——兰州新区,“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运行,河西走廊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物流的大枢纽。

作为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的嘉峪关,三年来相继开通至北京、上海等14个城市的16条航线;高铁南站建成通车,环城铁路和支线铁路布局更加完善。该市还提出,力争到2020年,形成公铁联运、路航对接、高速公路与省道、地方公路有效衔接的立体交通综合体系,打造连接甘新青蒙“大十字”交汇的铁路枢纽和甘肃重要的国际空港。

沉寂的驼铃古道,曾是一条经贸繁荣之路。如今,这条路上,经贸、人文、能源等经贸活动活力再现,并将交流得更加频繁。

产业转型提速迎来新机遇

张骞凿通西域后,河西走廊成为西域各国与中原进行商贸活动的重要中转站,中西商队的驼铃声从此响彻漫长孤独的河西走廊。

产业,民生的保障。“因矿兴企,因企设市”,是河西走廊沿线城市的普遍特点。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金昌的镍矿、酒泉的铁、玉门的石油等相继发现,资源富集让河西走廊沿线兴起一批城市,但也面临矿竭而衰的危机。产业单一,生产链短,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原材料价格波动,发展极其被动,这一阴影也让河西走廊的决策者彻夜难眠。

金昌享有“镍都”之称,地处河西走廊东段,是典型的内陆荒漠干旱区。近年来,工业经济不景气,镍价下跌,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金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目前,金昌人均占有公园绿地约20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超过37%,已是一座盛开在戈壁滩上的“紫金花城”。

“无中生有,有中生辉”,没有环境就要自己创造环境。金昌一方面立足本身的优势工业产业,进行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再进步;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培养出适宜生长和观赏的金色和紫色的薰衣草,发展花卉第三产业,尝试用花卉种出新的金昌。

游客漫步金昌美丽的紫色花海。牟健 摄

金昌的成功转型是河西走廊沿线其他城市发展的一个样本。

走出工业“一柱擎天”,多边搭台唱戏。向西发展、连贯中欧,借助“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河西走廊沿线的城市决策者们创新思路,主动作为,让沉寂的丝路古道格局为之一变!

敦煌,因为莫高窟而闻名于世,旅游业是主业,如何巩固优势,进一步提高?敦煌的回答是,延长产业链条,做好旅游大文章,由“门票经济”,转向“博览会经济”。

截止今年5月,“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现已成功举办六届,累计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11个国际旅游组织和5000名海外嘉宾参会,仅节会期间签约各类旅游项目1070个、金额达5327多亿元。2016年9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又在敦煌召开,在文博会的有力带动下,甘肃省共接待游客113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5%和26.8%。

农业生机勃勃。承接“一带一路”带来的更为广阔的国际交易市场和更大的国外农产品需求,河西走廊通道优势也开始显现,不仅扩展东南沿海蔬菜市场,还开辟出中东亚蔬菜市场。

这将是新的一页。据媒体透露,未来河西地区将建设一批规划面积不少于1000亩的标准化产业园区,嘉峪关、金昌、酒泉、张掖、武威等市分别建立年产蔬菜种苗500万株以上的工厂化育苗中心1个以上。

到2022年,河西地区沙漠戈壁将新建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初步建立河西走廊农业产业带,把河西走廊地区打造成直通丝路的“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搞好产业,不能缺少抓手。作为河西走廊的龙头,兰州加快改革步伐,积极对外交流。2016年4月,兰州新区中德产业园达成合作协议,引进德国先进科研技术,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年产值达300亿元人民币。

“以点带面、点面皆活”的局面正加速形成。作为国际陆港的武威,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层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其依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围绕“一港两中心七口岸”的整体部署,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为重点,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国际金融和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龙头。

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后方变前沿,河西走廊的决策者打通中亚、欧洲的经贸之路,形成立体开放格局,让丝路古道上的丰富资源和潜力正激发并转化为发展的内生动力。

生态涵养让丝路明珠更闪耀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发展理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祁连山的雪水滋养并衍生的黑河、石羊河、疏勒河,滋养了河西走廊,如果祁连山生态破坏,这里将面临第二个“楼兰古国”的命运,“一带一路”建设更无从谈起。

昔日的嘉峪关“风吹石头跑,遍地不见草”,这里地处戈壁荒漠,生态形势极其严峻。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近年来,嘉峪关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开放合作的环境和通道,并与周边城市建立生态建设协调机制,共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筑牢生态屏障。

如今,嘉峪关已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旅游度假城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2016年,嘉峪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一个溪水绕城、绿意盎然的“生态嘉峪关”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甘肃缺水。水资源作为河西地区人民的“命脉之源,生存之本”,是河西走廊沿线城市发展的关键。在构建“国家生态屏障”的目标之下,河西走廊的各大“绿洲城市”正尝试创造新的辉煌。

张掖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的主战场,在这里有3万亩湿地。不远处是戈壁,更远处能看到雪山顶,汩汩流淌的黑河水滋养了一方水土,支撑着这个100多万人口的城市。近年来,张掖坚持“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的发展理念,确定了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今年2月,张掖争取到祁连山黑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资金10亿,该项资金对实施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和改善整个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掖湿地公园。牟健 摄

在甘肃武威,依托石羊河形成的民勤绿洲是防止河西走廊东部地区遭受沙尘侵袭的重要生态屏障。此前,随着青土湖逐渐干涸,湖区开始荒漠化,沙漠以每年3到4米的速度推进,妄图吞噬民勤绿洲。近年来,甘肃武威扎实推进石羊河流域治理,采用“一井一表一卡”的方法,逐步实现了计划用水。 “无水不长,无灌不植”。对水的调控,也间接成了对农业的调控,武威借此机遇及时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产业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结构的根本改变,从源头上进一步巩固了武威市的节水成果。

和水资源一样,河西走廊的森林和草原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是河西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

多年来,祁连山保护区的牧民们有着“靠山吃山”的传统,对草原的依赖性过强,存在“掠夺性放牧”,甚至过度开矿等现象,超载放牧和开矿导致大量草原荒漠化。

张掖市占据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6%,环境保护责任重大。该市肃南县从2003年开始落实国家退牧还草工程,连续十年围栏1400万亩草原。2011年以来落实国家草原补奖面积2091万亩,三年间共落实补奖资金5.15亿元,草原禁牧684万亩,减轻了了草场压力,保护了草原生态。

今年,针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造成保护区局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在中央的督促下,张掖市紧急通过关停企业、现场整治、植被恢复等措施予以整改,建立和落实了党政班子分工负责抓整改和四大班子包抓整改项目的“双保险”工作机制,开展了多波次、多形式的“大督察”“回头看”“再推动”工作,以确保整改进度、确保整改质量。

除了政府积极不懈的努力外,民间的有识之士也为河西走廊生态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敦煌小镇阳关,企业家何延忠创造了一份治水奇迹。阳关是敦煌抗击风沙的第一道防线,这里极度干旱,沙漠化严重,沙尘暴猖獗。不止如此,由于地势较低,“旱极”阳关还时常遭遇水患之忧。每到汛期,洪水裹挟着大量泥沙奔流而下,轻则污染水源,重则冲毁道路、农田和村庄。

何延忠因地制宜修建了“沙漠都江堰”工程,使洪水减缓流速、分割疏流,分流的洪水在沙漠下渗涵养水源,形成“地下水库”,随后,洪水又通过侧渗截面流淌出来,成为新的水源,鳟鱼养殖得以发展,枯死的防护林开始返青。“沙漠都江堰”工程成功将洪水转化为地下水资源,达到洪水资源化的目的。这种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变“水害”为“水利”的治水思路,成为河西走廊生态修复的范式。

在距莫高窟13公里的莫高镇伊塘湖,当地人陈明星于1999年承包了9000亩荒漠化草原,用来种草和引种沙生植物,从而治理风沙。经过15年艰苦努力,9000亩荒滩变成了绿意诱人的草滩,形成了一道天然生态屏障。

一座座青山、一汪汪清泉、一片片绿洲,为生态发展作证。尤其是自“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上下同心、齐抓共“治”的环保合力加速形成,河西走廊正在迎来新生。

驼铃古道开新篇,河西走廊今胜昔。走进历史的深处,千里戈壁、无垠瀚海塑造了河西走廊独特的魅力和人文景观,让无数边关守将、才子佳人感慨和惊叹。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他们能否想到塞上边关的绿洲和当代人续写的传奇?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快递新闻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