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到了,许多家长都在带着孩子过节,看电影、买图书、选礼物,玩得不亦乐乎。不过,有心人却发现市面上的文化产品虽然琳琅满目,活动丰富多彩,但票房主力依然是《哆啦A梦》等进口影片,童书热销榜上全是“大卫”“贝贝熊”“卡梅拉”等译本,孩子们目之所及、耳之所闻似乎多为舶来品。
儿童文化产品洋化,是个老问题了。电影、绘本、动画、玩具、游戏,大多不是来自欧美就是引自日韩。尽管这些年,国产作品也在发力,比如电影方面,也有《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佳作,但这些偶然出品的爆款,完全不足以与西方所向披靡的进击模式竞争。整体而言,我们的原创竞争力依然相当弱势。许多作品,要么缺乏讲故事的技巧,要么制作流程不具备可复制性,要么只是邯郸学步照搬照抄。当别人已经打造出现象级的“哈利·波特”“蜘蛛侠”,而我们还在粗糙且同质化的“熊大熊二”“喜羊羊”中打转转,满是好奇的小观众、小读者自然会扭头向“西”。
童年经历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源头上的一丁点儿引导,河水便有了不同的流向。童书也好、动画也罢,表面上不过是孩子们娱乐的方式,卡通人物是“大卫”还是“悟空”,美丽仙女是“插着翅膀的天使”还是“翩翩起舞的嫦娥”,绘本笔触是“油画”还是“水墨”,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快乐,但实则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审美以及价值观。倘若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圣诞节多过春节,喜欢比萨多过饺子,热衷国外习俗胜过中国传统,长大后的他们如何能感触到脚下这片土地的灵魂,那些氤氲千年的文化传承又如何延续?
文化自信并不是什么高冷宏大的叙事,恰恰是具体而微的浸润。让孩子爱上自己家的“文化主食”,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面对“洋强我弱”的尴尬,主动放弃或是跟风模仿不足取,但急功近利同样不是明智的选择。要知道,西方儿童文创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在世界市场占据了先发优势,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无论是文稿创意、成品营销还是资金投入、制作工艺都甩出我们很远。更重要的是,儿童文创不同于一般创作,它不因受众年龄小、知识层次低而可以敷衍忽悠、小打小闹。正相反,这是一个需要深度耕耘、精心加工的领域,几乎都是大投入、高成本的创作。这注定了,市场逆袭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实现。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国产儿童文创同样需要精心培育。《大圣归来》,筹备了近8年、众筹了780万元,打造出了“国产动画”良心之作。法国曾为了捍卫自己的电影产业,闹出过“《侏罗纪公园》风波”,抗议好莱坞的“入侵”。正视客观存在的差距,为国产儿童文创打造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创作环境,当阳光充足、雨露充沛、土壤肥沃,创作之苗才可能长大成林,为中国孩子撑起一片繁荣的文化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