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设二十四节气课程,学生在自己的种植园里播种。 本文作者供图
乡土寄托着人们的依恋,也让人生出无奈。生于斯长于斯,并任教于斯,我见证了村小学生人数由一个班50多名缩减到现在一个班10余名,看着家长态度由原先的无所谓到现在的焦虑。作为一名村小教师和管理者,我一直在思考与探索,试图寻找一条村小突围的路。尽管城镇化背景下村小数量持续减少,但每一名孩子都应该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村小的未来发展,寄托着无数家庭的希望。
开发乡土资源 课程发展素养
乡土资源是乡村最易得也最有价值的资源,是村小教育的宝库。它是学生认识家乡、建设家乡的基础,能帮助学生建立家乡认同感,做一个有根之人。苹果种植是甘肃省平凉市农林产业特色,对此,我校开发乡土资源,立足“平凉金果”地域优势,设计并开展乡土课程“农耕课”“二十四节气课程”和“苹果课程”,将师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苹果种植、农耕用具及二十四节气知识等导入课程。如在《犁》的教学中,学校带领学生追溯犁的发展史,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二牛抬杠”,再到“软套独耕”“机械耕作”,感知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学习内容涵括了历史、语文、数学知识,学生更在探究过程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在学习过程中,有学生提出现代“机械耕作”不如“软套独耕”的问题,于是“生态保护、健康饮食”成了课堂辩论的焦点,学生在探究中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在信息化社会,教育应面向学生未来,这是村小管理者应有的眼界。事实上,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能力培养,往往在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发生。于是,学校借助各种科学探索和实验,鼓励学生猜想、设计、观察、分析、归纳和反思,不断培养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正是学生学好各科知识的关键能力。如,在科学教育中,学生更喜欢广阔的学习空间,更青睐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于是,学校开拓校外资源,带着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来到博物馆、档案馆,开展体验、观察、走访、辩论活动……
开发乡土课程并不意味着教学生去种地,而是通过“主题、探究、表现”等环节形成综合性“学的课程”,它是“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它能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整合和思维探究能力,从而触类旁通,发展核心素养。
借力公益联盟 村小抱团取暖
很多时候,在公众眼中,村小、村小的学生和教师都被赋予了悲情色彩。诚然,村小的发展受到多种条件限制,但村小也有自身优势,只要有一点微光,就可以将自己照亮。在获得政府支持的,村小也应该积极寻求与成立公益联盟或共同体,各取所需,优势互补。
2017年,甘肃平凉三色堇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成立,为村小发展搭建起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平台。三色堇联盟是自组织,没有刚性要求,村小在自主发展的动力下,结成共同体。随着队伍逐渐庞大,联盟的架构愈加丰满“草芽儿”故事会是推广阅读的联盟,“童心原创”是写作交流的联盟,等等。
学校借助三色堇联盟开展“草芽儿”睡前故事会活动,教师、学生和社会工作者自愿加入,只要喜欢讲故事、听故事、议故事,就可以成为主播,为村小孩子编织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当村小教师面临教学或发展困境时,联盟或共同体就成为了支点与杠杆,每一所村小借助它开展基于师生生活的乡土课程实践,发挥育人力量。
开放融合需求 学校内涵发展
在村小实践中,只有将多种需求融合,才有可能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这才是面向未来的村小教育。
村小的教育需要融合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多元需求。在学生层面,学校要融入农耕乡土元素,开设乡土课程,丰富村小课程资源库;通过乡土课程,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爱上自主探索。在教师层面,学生的改变会使教师的工作更有成就感;教师还可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为满足有质量的教育需求提供保障,积蓄起发展学生素养的力量。在家长层面,比起冷冰冰的分数,他们更渴求孩子健康快乐地成人成才,希望学校教育能为孩子过上幸福生活打好基础。这些需求汇入教育,催生出一个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成长共同体。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村小所需要做的,就是以一个开放融合的心态,去主动迎接挑战。扎根乡土,融通生活,做最好的自己,乡村学校无须比拼赶超其他类型的学校,因为它自身就是美丽的百花园。
(作者王富贵,系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