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迎来60岁生日

原标题浙江农林大学迎来60岁生日

  浙江农林大学老校区古枫走廊。

  首届毕业生毕业合影。

  临安城里有一所大学,迎来60周岁生日。

  10月20日,浙江农林大学成立60周年的庆典将举行。说起农林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林”字。事实上,1958年她成立的时候就叫“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浙江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是2010年后的名字。

  老底子的临安人和杭州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林学院”这个名字,而农林大的校徽上面也是三棵树木象征的树林。

  老校友们

  念念不忘那座太庙山

  浙江农林大学老校区在临安太庙山,这是临安城的根,唐末五代吴王钱镠的钱王陵就在太庙山上。现在农林大新校区里有一个东湖,所以叫东湖校区。很多头发有点灰白的老教师都会说老校区是我们的根啊。就像校园旁边那些枫香树,都挂着110岁的牌子,比学校年龄还大一倍。

  因为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校园里,学的又是农林相关专业,这所学校60届学生都是贴近自然的。枫香树特别多,排成长廊,学校就命名它为“古枫走廊”。

  60甲子校庆,吸引来了大量老校友。很多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老校友都要回到老校区去缅怀一下。

  第一届校友、林化系58级的王幼芬感慨“那个时候学校只有林学、森工和林化三个系,学生108人,我们戏称为‘梁山108将’。”她回忆,学校当年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下乡参加抢收抢种,收割晚稻,吃住都在农民家里。

  采运系62级校友钟益祥想起当年“白手起家”的学校,教材是老师们自己编的,没有机器就用手刻。“东天目修路,千秋关造林,哪里有艰苦的劳动哪里就有我们老师的身影。”

  竹类专业87级校友张锦吐说,因为考上浙江林学院,他和竹子结下不解情缘。“大学竹类专业的学习和野外实践,让我对竹子有了充分的理性认识,最令我折服的还是竹子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那个年代还不像现在流行创意毕业照,张锦吐那一届学生却大开脑洞,全班30个同学排列成一个“竹”字,留下精彩瞬间。“现在照片发黄变暗了,但我珍藏了18年!”

  新校友们

  得意于竹制录取通知书

  上世纪90年代后考进农林大的学生赶上了东湖新校区。“80亩的东湖虽然赶不上西湖,但它背靠5000亩森林,山下是出过18进士的集贤村,风水宝地。”经济林93级校友章建红说,“我们学校树木比草坪多,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整个学校就像林园植物园。”

  金取同学是一届拿纸质录取通知书的农林大学生。4年前,金取考取了农林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从2015年开始,农林大著名的竹制录取通知书就上线了。今年,金取考上了本校的硕士,终于拿到梦寐以求的竹制录取通知书,上面印着“生态文化硕士研究生”。“为什么选择留下?除了专业上的信任以外,更是因为舍不得离开美丽如画的学校。”金取说。

  在60年的办学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培养了9万多名学生,已经发展成以农林、生物环境科学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学科性大学。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设有16个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64个本科专业,现有浙江省一流学科12个(A类3个,B类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文化传播基地、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24个。

  浙江农林大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浙江,服务三农,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郑琳)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快递新闻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