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能力保障“米袋子”安全

夏粮再获丰收,粮食储备充裕——我国有能力保障“米袋子”安全

受新冠肺炎疫情、蝗虫灾害等因素叠加影响,今年的全球粮食市场面临严峻考验,如此环境下,我国的粮食安全能否得到保障?记者调研了解到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有底气保障粮食供给,并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发挥基础性作用。

夏粮丰收增加底气

侯家生是安徽阜南县龙王乡合胜村种粮大户,他今年种植的300亩优质小麦已获丰收,平均亩产900斤。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夏粮播种面积稳中略减,但由于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生长期内,主产区光温水匹配较好,麦田墒情适宜,总体利于小麦生长和单产提高。,今年各地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加强小麦后期“一喷三防”专业化服务,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今年全国夏粮每亩产量363.8公斤,比2019年增加5.6公斤,增长1.6%。

夏粮单产提高成为夏粮增产的主要因素,支撑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增长0.9%,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产量2634亿斤,增加15.1亿斤,增长0.6%。“夏粮再获丰收,增加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授程国强说。

粮食丰产丰收的关键在于调动农民和主产区的积极性。春耕关键期,为稳定粮食生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举措,调动了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扶持力度,提高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早稻主产区强化落实各项奖补措施,鼓励支持早稻生产,今年早稻播种面积明显扩大。

尽管夏粮丰收奠定了稳定全年粮食生产的上半程,局部地区发生的蝗虫灾害和南方洪涝灾害都让下半程面临挑战。今年云南、新疆等局部地区发生蝗灾、草地贪夜蛾,各地坚决遏制暴发成灾,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席卷南方的洪涝灾害对江西、安徽等粮食主产区影响较大,但随着洪水逐渐退去,受灾地区农民开始补种晚稻,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粮食生产。

令人欣慰的是,黑龙江等北方主产区雨水充足,气温适宜,庄稼长势茂盛。在黑龙江建三江七星农场一望无际的碧绿稻田里,种粮大户姜洪丰正在忙着组织工人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我今年种植了2000亩水稻,现在已经进入扬花灌浆期。”姜洪丰介绍。

从目前粮食生产情况看,我国南方地区正加强秋粮种植,北方地区正做好秋粮田间管理,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可期。

加强调控实现保供稳价

粮食安天下安,粮价稳百价稳。面对疫情冲击,我国充分发挥储备粮“丰则贵籴,歉则贱粜”的宏观调控职能,一方面,启动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防止“谷贱伤农”;另一方面,通过拍卖政策性粮食和投放储备轮换粮,源源不断向市场投放粮食,防止“米贵伤民”。

在江苏小麦主产区徐州市,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已近尾声。中储粮徐州直属库党委书记、总经理靖峰告诉记者,截至8月5日,当地已经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96.5万吨。

粮食收购工作事关种粮农民切身利益,对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市场稳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夏粮收购期间,湖北、安徽、江苏和河南等小麦主产区相继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江西也已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截至7月31日,中储粮累计收购2020年最低收购价小麦565万吨,2020年最低收购价早籼稻4.3万吨。

为提高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在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能够满足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储备。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是应急和保供稳市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国5388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已经全面复工复产,各地粮油企业遇到的用工、物流、通关等困难也得到有效解决。

“做好保供稳价成为当前粮食调控的主要任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保供稳价体系,继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防止投机炒作;加强粮食市场的监测预警,发现市场波动的端倪,通过发布信息引导预期,保证市场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储备应急体系。

国际合作应对风险挑战

目前我国虽然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随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我国必须加强粮食安全风险管控,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可能面临的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近日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今年全球饥饿人数新增1.3亿,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这引发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担忧。

不过,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程敏看来,当前国际市场谷物供需形势并不紧张。美国农业部7月预计2020/21年度全球谷物产量、消费量、期末库存分别为27.3亿吨、26.9亿吨和8.47亿吨,分别比上年度增加6305万吨、4727万吨和2656万吨。

程国强认为,目前全球粮食供求面临三大潜在挑战一是疫情在全球蔓延增加国际市场对粮食贸易不稳定的预期;二是南亚、非洲一些国家面临严重的蝗灾有可能导致粮食减产;三是国际金融投机资本有可能利用疫情和粮食减产预期大肆炒作,引发全球市场恐慌,推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导致全球粮食出现危机。

“我国虽然有能力应对可能到来的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也必须高度重视各种风险,及早谋划应对。”程国强说。要管理好输入性粮食不稳定预期和风险,谨防市场恐慌、抢粮囤粮。要抓紧补齐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短板,加强和完善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建立高效安全可控的农产品应急供应保障网络。(记者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