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 培育新优势

通过出口转内销,许多外贸企业在当前国际市场萎缩时能有机会活下来。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分场”,外贸企业同样需要从质量、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营销和人才等诸多方面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

近300家优质外贸企业的家电、家纺、服装、鞋类、特色农产品等上千种外贸优质产品销售火爆,原计划举办3天的出口产品转内销活动延长为活动周……这是7月25日开幕、商务部与浙陕渝三省市主办的“外贸优品汇 扮靓步行街”出口产品转内销系列活动期间的火热场景。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需求萎缩,外贸企业订单下滑,出口转内销的积极性和呼声不断上升。,出口产品转内销也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商务部部长钟山5月份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外贸企业原来多数是单一做出口的,现在出口受阻之后,政府支持他们出口转内销。这项工作现在见到了成效,4月份出口企业内销额增长17%,说明优质的外贸产品同样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杨国良分析认为,从国内消费看,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内市场需求正加快释放,为电子家电、轻工、纺织服装、农产品等出口行业提供了内销市场。从投资带动看,各地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为机械设备、电机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等出口行业带来了新机遇。从消费升级看,部分外贸企业正从传统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可以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快速发展,也为外贸企业打通了直接面对消费群体的销售渠道。

6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为帮扶涉及近2亿人就业的外贸企业纾困发展,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10条政策措施一是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包括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障;二是多渠道支持转内销,包括搭建转内销平台,发挥有效投资带动作用,精准对接消费需求;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包括提升转内销便利化水平,做好融资服务和支持,加大保险支持力度,加强资金支持。

《实施意见》发布之后,多个外贸大省迅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开拓线上销售渠道等。例如,浙江省多地政府和拼多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帮助外贸企业转战电商平台,促进出口转内销。

据了解,税务部门的数据表明,部分外贸产品出口转内销确实有了起色。例如,广东省税务局称,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纺织服装行业、电机制造行业出口转内销成效突出。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党会表示,更多的优质出口产品转内销会进一步丰富国内市场供给,增加消费者选择,精准对接需求,带动消费升级。

“推进出口转内销是外贸企业活下去的一个现实选择。”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出口转内销是外贸企业在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形势下寻求“避风港”的结果,但如果要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分场”上有所作为,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将“中国分场”定位于“避风港”,一定要做长期战略性谋划。

当前,外贸企业转内销也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是部分产品国内外标准不同。比如,出口欧美的服装尺码与国内标准不同,款式和国内市场需求也有差异,转内销时需要做有针对性的调整或改造;部分出口产品转内销往往涉及品牌商标问题,需要得到外方授权;一些外贸企业长期按订单生产,缺乏国内市场营销经验和团队,品牌国内认知度不高。,转内销还面临市场结算模式的差异问题,内销通常采取赊销模式,先拿货、后付款,占用资金多,风险相对较高。

“通过出口转内销,许多外贸企业在当前国际市场萎缩时能有机会活下来。”白明强调,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分场”,外贸企业也同样需要从质量、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营销、人才等诸多方面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不仅要让中国的外贸企业留得青山,更要让中国制造有机会赢得未来。(记者 冯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