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湾区 海事当先行

航运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卓越海事服务是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三地海事部门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大湾区水上运输安全畅通、便捷高效,为大湾区航运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创新监管服务船舶高效便捷流动

今年5月中旬,深圳海事局收到香港海事处一封感谢信“今年证书申请高峰期期间,适逢2019冠状病毒疫情肆虐。有赖贵局相关主管领导及团队迅速应变,解决困难,使证书能顺利如期签发,船舶运营不受影响……”

记者了解到,港方所说的证书,是深圳海事代为香港籍船舶全流程网上签发的《残骸保证证书》。因为自2017年2月起,《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正式对我国生效,但不包含香港地区。根据交通运输部授权,深圳海事局与香港海事处签署了协议和工作程序,代港方签发证书。经过多次协商、调试努力,深圳海事打通了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理渠道。据悉,目前已代发2191单,共制证4382份。

同样,今年2月上旬,为保障疫情期间深港物资水路运输顺畅有序,该局与港方达成一致,疫情防控期间对深圳港籍访港船舶的船舶、船员、船公司等相关证书准予适当延期办理,船舶无需对相关证书办理年审、审核或换发,即可顺利办理香港水域的进出口岸手续。

航运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支撑湾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大湾区内90%以上的外贸货物、95%以上的煤炭、99%以上的原油和铁矿石都是通过航运完成。

如今,珠江口已建立全球最繁忙的高速客船网络,香港是中国最大的邮轮枢纽港,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也正加快推进邮轮母港建设,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及陆岛游是大湾区休闲娱乐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

船舶,是重要的航运要素。多年来,三地海事及航保部门通过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内地航行港澳船舶安全管理,进一步促进大湾区航运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动。

广东海事局推行了联合登临检查、“诚信船舶通关零待时”等新机制。广州海事局则主动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形势,积极参与“三互”大通关建设,探索“并联办理”“绿色通道”等事项清单,搭建和完善统一的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电子信息系统。

2019年10月8日,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部署,深圳海事局还完成了《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的深港海运便利化政策研究》,深入分析两地海事管理政策的差异,瞄准在深港之间乃至大湾区范围内船舶“只实施一次申报,只进行一次检查”的便利化监管模式,探索提出助推深港海运便利化的具体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也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加大了航标建设力度,扩大测量覆盖面,提高通信信息播发频率等,三大业务发展实现了提质增效。如升级完善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加大AIS基站建设力度,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及时的数据服务;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航行图集》的编制工作,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海图资料参考。

先行先试营造良好口岸环境

“太方便了!”在广州南沙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成港澳船舶进出口岸海事管理手续后,一名船舶代理公司负责人表示。

海事管理,是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广东海事部门扎实开展以广东自贸试验区为主要试点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平台设计、信息对接、互助互认等工作,并在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上线运行了“船舶进口岸审批”和“船舶进出口岸手续”业务,得到企业广泛好评。

“货物和船舶进出口岸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缩减到2分钟以内,每年有8000余艘国际航行船舶获益。通过‘单一窗口’开展业务的各类企业已超过2300家,应用率超过90%,进一步提升了航运市场活力。”广州海事局政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构建优质的营商环境,让航运产业链有效聚集,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广东海事部门的行动还不止这些。

便民举措包括实现船舶进出口岸许可证书网上打印,真正做到口岸通关“零跑动”;推进船舶证书文书“一次通办”制度的落地,全面推进了海事业务“一站式办理”;调整下放辖区船员考试发证业务事权,推动港澳船员便捷换发内地船员适任证书工作;印发《广东海事局专用航标设置审批业务实施指南》,为专用航标设置审批精细管理提供依据。

他们还与香港方面就做好港澳航行船舶电子证书推广运用达成共识,双方拟建立船舶电子证书推广运用专责工作组对接落实,并就粤港“单一窗口”通关模式的可行性,开展了研究。

对澳方面,通过努力推动,在去年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连接内地与澳门的新横琴口岸旅检改变过去“两地两检”通关查验模式,全面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大大促进人员、货物等生产要素的便捷流动,支持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

为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试点工作,海事部门借鉴国内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进便民服务措施。

2017年3月16日,部海事局批复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的“广东南沙”“广东横琴”“中国前海”等船籍港。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目前设有广东南沙、广东横琴、中国前海三个国际船舶登记港,精简了船舶登记流程,对来此登记的国际船舶进一步放宽外资比例限制,有效带动了南沙自贸区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发展。

,2019年6月17日,在东莞创建的“粤港澳大湾区海事劳工服务创新工作站”揭牌,为优化船员职业环境努力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立船员市场诚信体系,优化船员职业环境;推动辖区船员市场与国际接轨,实现港澳海员快捷申办内地船员证书。

优化服务提供新业态发展土壤

6月以来,珠海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某型无人艇的海上试验在紧张进行。

珠海海事局适应业界发展需要,积极支持全球最大、亚洲首个海上无人船测试场建设,扶持无人艇等新业态发展。为了扶持这一全新的业态发展,该局探索制定了无人船舶监管工作措施,指导无人艇公司完善船舶测试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并做好海上无人船测试场的监管。

记者了解到,对于智能船、无人船、游艇及邮轮航运金融业等新业态,广东海事部门积极发挥海事专业优势深入研究,在优化海事服务、促进航行安全上下功夫,为新业态提供良好的发展土壤。

中山—澳门游艇自由行于2016年11月23日正式开通,为推进“粤澳游艇自由行”迈出关键的一步。2017年7月24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首航活动在广州南沙正式举行。

“虽然目前按照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来往的游艇数量不多,但游艇自由行政策正在进一步推进。”广东海事局法规规范处副处长李华文表示。

据介绍,此前受广东省自贸办委托,广东海事牵头草拟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2017年6月20日经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四部门联合发文原则同意。目前,广东海事局与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并就文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李华文表示,从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来看,香港仍是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澳门将是世界休闲旅游中心,主要承担旅游客运职能,促进邮轮游艇等新兴业态的发展。

珠海横琴与澳门一水相隔,去年澳门酒店入住人数达1400万,酒店平均入住率超过90%,接待能力几近饱和。在赴澳游客中,三分之一会选择“一程多站”来延伸旅行目的地,其中包括珠海市区、横琴旅游岛等。内地海事正积极与澳门方面合作,进一步增强两地旅游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澳门打造世界级旅游休闲中心。

为推动水上交通旅游产业发展,广东海事局还积极服务邮轮等新兴水上交通产业发展。

2019年11月17日,歌诗达邮轮“新浪漫号”靠泊南沙,全国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综合体——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这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国际邮轮母港,规划岸线1600米,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年设计通过能力达75万人次。

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邮轮母港建设,广东海事局专门成立邮轮游艇海事管理与服务研究工作小组,确保邮轮进出港安全,大力促进自贸试验区邮轮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