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看点】
采料、拉坯、取釉……每一步都要尽善尽美,每一步都是“人器合一”,制砂,不仅是个苦活,更需一丝不苟。曾氏砂器世家第九代传承人曾庆红,自幼学习砂器制作手艺,深耕荥经黑砂制作30余年,在他手下,无数精品砂器恰到好处,应运而生。
“开窑啰……”随着响亮的喊声,一间简易的砖房里,直径近两米、形如倒扣“馒头”的炉盖被缓缓吊起,瞬间,炉盖底部喷出霞光一样的火舌,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头戴竹斗笠、身披隔热披风的曾庆红(见上图,陶熊辉摄)在“揭馒头”之前,早已汗流浃背……
在“馒头窑”旁,有一座称为“还原坑”的深坑。与“开窑”同步进行,窑工迅速往深坑里倒进锯木屑,再覆上一层炭。曾庆红沉着地持一根两米长的铁钎,将红通通的砂器挑入坑中,燃烧的火焰随即蹿入空中,发出“嗞嗞”响声。
曾庆红出生于四川荥经县古城村的一个砂器世家,自幼随祖辈学习砂器制作手艺,2015年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上个世纪,荥经砂器的制作还仅限于砂锅、花盆、药罐等日用品,如今,在他的努力推动之下,这门传统制作工艺的文化和美学内涵被逐渐拓宽。
在砂器之中,“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荥经砂器最为独特之处,是在原材料中掺入未烧透的煤渣,用白善泥混以煤渣加工粉碎制成黑砂。用这些黑砂制成的砂锅抗腐蚀、耐酸碱,储存食物不变质,还能较好地保持其营养成分;烧制成的药罐,也可很好地保存中药药性。
“制作一件砂器不容易。”曾庆红介绍道,要经过采料、搅拌、制作、晾晒、焙烧、上釉等工序。
采料时,曾庆红先将风侵雨蚀的白善泥碾磨细,用筛子反复筛,依据器物的功能决定筛多细;然后把煤渣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后,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放入泥凼中炼泥,搅拌均匀。
泥料炼制是个苦活,要靠人工、光着脚丫子反复踩压,挤出其中的气泡,减少孔隙。泥料炼制好后,便进行拉坯。拉坯的细巧功夫,如泥上绣花,极为考验匠人的技艺。曾庆红不使用模具,就能制作出壶身圆润、线条流畅、器形优美、品种时尚的数百种砂器土坯。拉坯好了以后,需要自然阴干,“阴干时间长短受天气影响很大,短则一周,长则一月。这个过程要耐心守候,还要善于观察。”曾庆红说。
接下来便是烧窑与取釉。曾庆红神色庄重地将砂坯轻轻放入“馒头窑”的烧焙坑中……烧焙坑中间第二层竖向排列着瓦片,上铺薄薄一层煤,砂器就放在煤上烧制。因为瓦片的缘故,砂器受热不均,造成“窑变”同一个砂器上,会产生不同的颜色。从砖红、土黄到银灰,随机而变,不可预测,催生出一些少见的“珍品”。
“荥经砂器最独特的地方在取釉。”曾庆红介绍说,“砂器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便不会呈现常见的黑色,而是在赭红与棕黄之间;若直接放入还原坑中,便会呈现金属光泽;按照更传统的做法,烧制时将砂器置于密闭容器中,就会着下深沉的黑色。”曾庆红随手拿起一把茶壶,古朴优雅的壶身微泛金属光泽,圆弧面错落凹陷,壶柄呈枯枝状。
每一次创作,曾庆红都追求尽善尽美、“人器合一”。多年来,曾庆红坚守“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融入每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的信念;他的梦想是“把砂器做成文化产业,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喜欢荥经砂器。”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18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