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振锋:论文不是科研收割和掠食工具

  继上月底发文要求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技部又分别会同财政部和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和《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破除“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

  事实上,我们必须对几个事情扪心发问科研工作者的职责是什么?科学研究的初心是什么?论文发表是为了什么?这些是对我国科研管理体系和研究伦理的拷问。“抢发论文”和对外国期刊过度倚重暴露出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所存在的缺陷。

  当前我国的科研管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论文”,这是“科研成果”最重要的形式;“两个基本点”是科研管理的两大抓手“项目”与“职称”。论文是“硬通货”,一端连着项目,一端连着职称。有了论文就可以申请更多项目,做项目可以发表更多论文,论文多了职称就可以晋级。而发表论文的期刊是分等级的,国外优于国内。如果有几篇国外权威期刊的论文,那就更不得了。

  这样的科研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关于论文数量统计的游戏,它鲜明的特色是重“经费”不重“科研”,重“管理”不重“成果”,重“结果”不重“过程”。不管是国家投入还是企业投入,无论有没有合同约定,经费入了账就都成“公款”,必须严格按照“预算”,合规支出。项目出了论文,结项评审一团和气,发表评审则交给编辑。经费没问题,项目有论文,万事大吉。科研管理就是给论文“数数儿”,然后按数目发放好处和待遇,多简单?

  就这样,论文出项目和帽子,项目和帽子出论文,循环往复。科研伦理全凭自觉,辛苦守着实验盯数据的研究生往往是论文背后的“隐形人”。

  为了“职称”,许多跟论文基本不沾边的行当也必须“发论文”。中小学老师、执业医师,光课上得好、病看得好还不够,得发论文才能评职称。有人为了发“论文”,或者生编硬造,或者找人代笔。学术界功利主义和洋刊崇拜盛行,为了待遇和好处,忘了科研的初心。

  常听老一辈学者回忆,过去经费不多,但大家认真写书、小心作文。因为科研“管理”不多,做学问主要靠情怀和自觉,专家能在专业上自主,从而形成了较为健康的学术共同体,符合学术规律和科研规律。而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扭曲了科研的评价体系,大家争相通过论文来收割和掠食,自然乱象丛生。

  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科研的重视和大手笔投入,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在国际上的发文量及热点论文数均已直追美国。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要真正成为科学强国,就不仅要鼓励科研人员把论文“留下”,更要有一个符合学术研究规律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快递新闻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