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支撑致富产业发展(科技视点·科技扶贫

  田通(中)与院坝村村民一起收获小黄姜。
  中科院供图

  2020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节奏。田通也不例外,原本打算正月初三就返回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他,不得已“暂留”北京。水城县是中国科学院定点扶贫县之一,田通是中科院选派到水城县蟠龙镇院坝村的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

  虽然不在村里,但田通每天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远程协调村里的抗疫和扶贫工作。

  “尽管今年1月水城县已顺利完成了贫困县退出第三方专项评估,但我们院坝村还剩余53户贫困户,他们的顺利脱贫是2020年最重要的任务,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田通说。

  

  定向帮扶——

  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

  水城县风景秀丽,四季常青,美得令人心醉。,这里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舟车不通,地狭民贫,穷得让人心痛。

  如何才能让水城县脱离贫困,变得既美又富?这是一道需要解答好的课题。

  2015年9月,中国科学院对水城县进行定向帮扶,艰难的解题过程由此展开。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什么样的脱贫方案适合水城县?这成为中科院人需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

  深入掌握贫困状况,就必须到一线实地调研。中科院派出了包括院士、专家在内的几十名科研骨干,对水城县30个乡镇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深入调研。

  中科院贵州科技扶贫队队长、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夏勇说“水城县2016年底的贫困人口有4.86万户、15.47万人,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区。那里山高、坡陡、谷深,基础设施落后,又缺少适应高海拔区域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品种;人们受教育程度也不高,获取新技术能力弱,这些都是导致他们贫困的重要原因。”

  随后,中科院派往各村的驻村干部走访每个村落的每一户人家。

  位于蟠龙镇东部的院坝村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村里共有2025户、845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35户、1261人。从2018年9月驻村的第一天起,田通就挨家挨户上门向老党员、老干部了解村情民情,与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沟通交流。整整三个月,他走遍了全村21个村民小组,访遍了全村3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这样的工作,前两任驻村第一书记李章伟和韩力也都一一做过。

  “只有了解清楚村里每个贫困户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我们的扶贫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位、起到效果。”田通说。

  在对水城县各个乡镇的自然禀赋以及各个农户的需求进行充分摸底后,中科院提出了“量身打造”的脱贫实施方案建议报告,明确目标主要在农产品及特色产品精深开发,农产品产业链及提供产业科技扶贫支持上做文章。

  科技脱贫——

  不再“靠天”吃饭,开发种植特色农产品

  院坝村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面积相对较大。经过勘查、走访,中科院驻村人员了解到,这里荒山多,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

  “村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有猕猴桃、茶叶、核桃,养殖以猪和鸡为主。之前村民们一直是靠天吃饭,所以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并不高,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田通说,“如何能多挣钱?仅凭原有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方法是不可能的,必须找到适合院坝村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引进科学的种植技术。”

  通过中科院专家对院坝村土质分析发现,这种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呈碱性,特别适合块菌(松露)等名贵菌根型食用菌的生态培育。此举不但可以增加村民收入,还有利于植被恢复,提升生态环境。

  2017年,院坝村正式确定了发展名贵菌类黑松露、云茸等的栽培及石漠化荒山治理的产业项目,并成功地申请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10万元科研项目《名贵野生食用菌生态培育及其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提供经费和菌根苗,并进行示范培训。紧接着,《山地特色食用菌产业与精准扶贫》科研项目也“落地生根”。

  ,让村民转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思维,依靠科技脱贫乃至致富,并非易事。

  对于种植云茸,村民一开始都不敢参加。当时的驻村第一书记韩力就动员村合作社成员率先承包了30亩荒山进行试种。看到试种效果不错,陆续开始有村民主动要求试种。

  村民赵玉红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前他一直在观望。“以前完全没听说过云茸是个啥,真有专家说的那么好吗?心里还是没有底,不敢种。”赵玉红说,“后来看到乡亲们种得很好,就决定先种个半亩试试。如今看,种云茸比种玉米划算多了。种玉米,一亩就只能卖两三百元,种云茸,一亩能卖几千元,一下翻了好多倍。”

  除了种植云茸外,赵玉红和村民们还种植了猕猴桃、马铃薯、小黄姜等特色农作物。特色农产品的科学种植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以前我们村里种猕猴桃,亩产只有两三百斤。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钟彩虹老师手把手指导下,2018年我们家种植的猕猴桃,亩产就提升到600多斤,三亩地的年收入达到两万多元呢!”赵玉红高兴地说。

  拔掉穷根——

  增强“造血”能力,激发内生动力

  几年实践下来,中科院的扶贫队认准了,科技扶贫的重点应该放在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的建设上。

  扶产业是扶贫的关键。给技术可以帮贫困地区解决生产难题,扶产业则让成效更长久。秉持这个理念,中科院建立相应科研平台,针对刺梨、小黄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扶贫产业开展新品种引进,并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开展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完善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拔掉穷根,归根结底,还是要让人们自己站起来。”夏勇说。

  在中科院到院坝村扶贫前,赵玉红靠外出打工扛起家庭重担。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一家人的生活一点点好转,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赵玉红不仅自考了大专,还在田通的辅导下,考上了驻村辅警岗位。

  赵玉红说“过去,生活没有方向,只是一条路来回地走。现在不但学会了很多技能和科学种植知识,与专家们的交流也打开了自己的眼界。”

  同为院坝村村民的朱光灿,是村子里最早参与云茸和马铃薯种植的农户。后来他不仅自己种植,还主动流转了5亩地,并招收其他贫困户来务工。

  “这不仅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激起了村民们的内生动力。”田通说。

  在水城县,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还与当地共建幼儿园和小学,投入资金改善教育环境、培训教师,提升当地师生科学素养,并资助数百名优秀师生参加“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活动。

  2020年伊始,水城县顺利完成了贫困县退出第三方专项评估,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扶持产业,扩大示范效应,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增强地方经济的‘造血’功能,形成稳定有效的发展路径。”夏勇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9日 19 版)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快递新闻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