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起,我省各行各业的广大职工陆续返回工作岗位,开展复工复产。据记者了解,为保障职工身心健康,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广东职工热线12351 日前已开通了面向全省职工提供的防控疫情心理健康服务,特邀省内心理学专家于每天8:00至22:00 为职工朋友排解因疫情引起的心理问题,开出疫情持续中返工的“心理药方”。,针对一些市民出现的过分焦虑情绪的情况,广州高校心理学院教师则建议职工、市民可以采取设定“焦虑时间”的方式,积极调整自身情绪。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潇丽
设定“焦虑时间” 主动宣泄疫情焦虑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市民会因为过分担忧,而出现“夜晚无法入睡、早上很早醒来、时不时担心自己会否被感染的”的情况。
为此,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钟老师,他建议,面对过分的疫情焦虑或者担忧,市民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焦虑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主动、集中的宣泄焦虑。具体做法是,面对时不时“出现”的焦虑或担忧,包括当时发生的事件、想法等,市民可将其用本子或者手机记录下来,转化成文字。每天晚上选择一个时间,建议在晚上7:30到8:00 ,用半小时的“焦虑时间”来集中处理。
在这半小时里,市民可以一条一条地认真看自己一天记录下来的内容,体会记录下来的事情给自身带来的焦虑感。在看的不断告诉自己,“我无论做什么,未来都不可能被完全确定;不完美、不确定,这就是人生的常态”等话语。“这半个小时‘焦虑时间’就是要‘满灌不确定’,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接受‘未来,就是不确定的。’”钟老师说。在一天的其他时间里面,就让自己回归正常的工作、学习中,投入在当下的生活中。如果用完当日的“焦虑时间”之后,又出现新的焦虑或担忧,也将其先写下来,等下一个“焦虑时间”再去处理。
钟老师建议,感到焦虑或担忧的市民可以坚持每天做,“‘焦虑时间’的原理是把消极的、时不时随机冒出来的焦虑,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增强人的控制体验,而这种控制体验就是安全感的来源。”
返工前调整作息
饮食作息参照正常上班来管理日常起居生活,以适应重回工作岗位的要求。
知识准备了解病毒传播的相关知识和疫情发展的相关权威信息。减少担心被传染的不必要的焦虑。
病毒防护准备好口罩、免洗消毒液等用于上下班通勤和工作期间病毒防护的东西。
返工后做好心理调适
专心工作工作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工作时间,如非工作之需,不看手机,不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信息等。
适当了解疫情工作休闲之余拿出一定时间了解疫情状况。
不交流负面信息同事间不交流、不传播可造成心理恐慌、引发人身歧视、影响单位工作氛围的谣言信息。
少走动不聚会只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中尽量减少人员间的近距离接触,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话等非面对面的沟通途径。下班后不聚会,尽量减少与更多人的接触。
保持与家人的联系每1-2天,与异地家人保持一次互通安好的沟通。
积极自我鼓励疫情下正常工作,对自己而言是一个历练和学习的机会,积极的自我鼓励可以提升自我价值感。
主动求助工作中如有身心不适,要积极主动求助,不带病(生理疾病、心理困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