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科技扶贫“最强大脑”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左一)和朱有勇院士(左二)等在云南澜沧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了解科技扶贫中草药种植项目情况。 谢建平摄

  以科技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建立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选派优秀挂职干部深入基层,集聚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团队联合攻关。6年来,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云南省会泽县、澜沧县,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推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特色之路。

  岁末隆冬,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率30多位院士专家来到这里,与云南省一道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科技扶贫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交流中国工程院及朱有勇院士科技扶贫经验,为云南科技扶贫工作再问诊、再把脉。再部署、再推进,共同努力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近年建成的“科技小院”,每年吸引40多名院士近百人次专家进村开展科技扶贫,不仅成为全国科技扶贫战线的“最强大脑”,而且成为当地村干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党建园地,更成为村民获取种养殖知识技术、致富信息的培训课堂和参与文化活动的精神家园。

  提升素质 破解农民“不会干”难题

  竹塘乡,是澜沧县西北部的一个山区乡,距县城27公里。

  这里日照足、雨量好,土壤肥美,气候温和,人均耕地达3.8亩。“长期以来,由于当地经济建设起步晚,社会发育程度低,广大干部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很弱,仍延续着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贫困人口中因缺技术致贫的高达57.6%,人们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靠天吃饭的穷日子。”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书记杨中兴说。

  在竹塘乡云山村委会蒿枝坝村,村寨交通、卫生环境差,大伙儿缺钱花,没有支撑发展的产业,村民们长期靠种旱稻、荞麦、玉米生活,由于缺乏技术,地里刨来的那点食,连温饱都难以保障。

  2015年起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并委派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负责。他带着云南农业大学50名教授、博士和硕士组成的团队,扎根蒿枝坝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干就是4年多。

  跟老乡语言不能沟通,他就从头学习拉祜话;老乡的观念难以改变,他就不厌其烦地走家串户拉家常,和他们交朋友。示范种植100亩周期短、见效快的冬季马铃薯和50亩冬早蔬菜,次年就见效,平均每亩马铃薯收入超过9000元。

  收益之下见行动,农户纷纷跟进。到2018年,澜沧县共种植冬季马铃薯3300亩,推广种植6700亩,4800多人受益,其中就有贫困户413户1446人。扣除成本,平均每亩为农户创造收入3000至5000元,真正把“冬闲田”变为“效益田”。

  努力把澜沧县打造成“林下有机三七”之乡,是朱有勇院士的另一个目标。经过3年的精心培育,不久前,他们在天然思茅松林下依靠生物多样性技术栽种,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在竞买会上,最高喊出了1050元一公斤的竞价,亩产值可达20万元。目前,澜沧县林下三七已示范推广近万亩。

  扶智为先 破解澜沧四大难题

  在李晓红院长、邓秀新副院长等带领下,中国工程院先后有200余人次的院士、数以百计的专家深入澜沧县把脉问诊,通过“产业+技能”的科技扶贫模式,破解澜沧县“四大”难题。

  “院士专家们把‘扶智’作为定点帮扶澜沧县的重中之重,为澜沧县量身定制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科技扶贫思路,开办院士专家指导班,有针对性地进行实用科技培训,大幅提升了本地干部、农技人员、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 杨中兴说,在院士专家的精心指导下,澜沧县聚焦产业发展、素质提升、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输出、健康扶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六大科技扶贫示范行动工程,加快推进科技进企业、进田间、进学校、进村寨,着力打造科技扶贫“试验田”。

  家畜传染病学专家陈焕春院士讲授《我国猪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年过八旬的著名茶学家陈宗懋院士讲授《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茶产业》,著名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罗锡文院士讲授《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菌物学家李玉院士讲授《食用菌种植相关内容》……这是2019年4月在云南澜沧县的一次讲座“授课表”的部分内容,学员是澜沧县的农民和致富带头人。

  “边疆村寨原来是茅草房、‘猪扒房’,现在变成了小洋房;过去的泥巴路、毛毛路变成了水泥路;过去人畜混居、牛屎马粪遍地,现在有了人畜分离、干干净净的美丽村寨;原来村民‘等靠要’,变成现在的要产业、要致富、要发展。”朱有勇说。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院士专家们聚焦科技运用,破解各族群众“如何富”的难题,通过大力推进科技扶贫,培养了1500多名面向市场的实用型人才、本地创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了群众劳动技能,提升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带动9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在落后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创造了奇迹。

  院士扎营 科技扶贫乌蒙山

  与澜沧县相隔810多公里的曲靖市会泽县乌蒙山中,也活跃着扶贫院士的身影。比起澜沧县,他们甚至还早来了3年。

  “第一次走近大海乡草山等地贫困户,深刻感受到什么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中国工程院对口会泽县科技扶贫工作总负责人陈剑平院士说。

  “会泽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25个乡镇中有贫困乡12个。” 会泽县委书记谭力华介绍,全县106万人口中,还有14万人未脱贫,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自2012年挂钩帮扶会泽县以来,中国工程院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组织院士专家百余人次,到会泽开展扎实的帮扶工作,先后选派4位处级干部、博士到会泽挂职,当好院地对接的桥梁纽带。

  “打造产品、社会资本、商业模式、专业运行”是院士专家在会泽的精准扶贫模式。他们通过全面调研,精准分析会泽产业发展情况,选准符合会泽实际和市场需求、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立足会泽林业资源禀赋,朱有勇院士团队把“林下三七”模式复制到会泽。目前,200亩林下有机三七种植示范基地正在建设,下一步有望扩大到2万亩。

  ,李玉院士团队帮助会泽培育7个食用菌栽培菌种,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1000余亩,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陈剑平院士协调唐华俊院士团队,开展高产优质新品种燕麦引种试验示范,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13个高产燕麦品种选育工作。目前,已建成6000亩燕麦品种繁育基地,实现了平均亩产70公斤到300公斤的飞跃,每亩增收1500元以上,今年已完成播种4.6万亩,3年内将推广15万亩计划惠及1.8万贫困户,为高寒冷凉地区群众脱贫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还研究和推进会泽县苹果品质和马铃薯、玉米种源改良工作,计划利用2至3年时间,完成5000亩低产苹果园改良增效和百万亩核桃产业链延伸工作。”陈剑平院士说,好产品要有好销路,他们还联合开展农村电商,开展农村“互联网+”研究和示范。

  不止于此,院士专家们还为会泽古城保护开发和高原特色农业、林下经济、中药材、文化旅游产业等发展费尽心力,在会泽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帮助协调渝昆高铁过境会泽并设站,共圆会泽人民的“高铁梦”;依托资源优势,黄璐琦院士主持制定《中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徐德龙院士帮助完成《古城西内街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白雾村保护规划》;吴志强院士操刀《会泽高铁站场功能布局、空间组织及其造型研究》等战略规划,为会泽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陈剑平院士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努力打造特色产品,整合农业科技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创新精准扶贫商业模式,培育高技能高素质农民队伍,夯实产业振兴的基础,按时、高质量完成工程院交给的会泽县科技扶贫任务。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快递新闻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