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无形“知产”变成资产(创新故事)

“银行不敢贷,企业贷不起”是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公司是从事水下机器人、传感器和海洋大数据业务的科技型企业。2015年,罗博飞遭遇了困难,尝试申请贷款,却因为实物资产少、缺少抵押物而碰壁。“对于银行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抵押物须为实物,我们手里只掌握专利和技术。”公司技术总监范平说,随着青岛在全国首创专利质押保险贷款模式,罗博飞的无形“知产”终于变成了有价资产,提出申请后一个多月,公司就迅速获得了200万元的银行贷款。

在青岛,专利质押保险贷款这种模式通过专利市场化运作解决融资难问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解渴输送“活水”。

近年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专利和商标新增质押融资金额583.5亿元,同比增长2.5%;质押项目数3086项,同比增长21.6%。我国专利质押融资项目同比增长33%,其中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额专利质押融资项目占比为68.6%。

总部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九联科技是一家拥有5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这家公司凭借3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在建行广东省分行成功获得了3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在建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刘军看来,知识产权金融更应该从侧重质押融资的“资产价值”型思维向精准测评科创实力的“大数据”型思维方式转变,以此开启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第二发展曲线”。“我们开始尝试用‘技术流’,从专利数量、技术领先程度、公司科技创新实力等多个维度,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传统‘资金流’评价模式进行有效补充。”刘军说。

在建行广东省分行的一块屏幕前,九联科技董事长詹启军看到了公司的“技术流”体检报告,报告从成果总含量、专利密集度、研发投入稳定性等多个指标分析,经过测算,得出九联科技的基础技术流总评分,而这些指标成为建行广东省分行贷款评价的重要依据。“没想到专利质押可以给予这么大的贷款额度,这极大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需求问题。”詹启军说。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1日 19 版)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快递新闻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