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写着楼栋门牌号码的小型无人机,缓缓落在小区门口。外卖员核对地址后,将一盒降压药品放在无人机的空投器上。跨越200米的距离,无人机成功降落,70多岁的邻居阿婆拿到药品后,可以用“惊喜”来形容她的心情——“喜”的是终于拿到了药品,“惊”的是平生第一次亲眼见证无人机送货。
这一幕发生在疫情封控中的上海市宝山区宝华北岸郡庭小区,而且不止一次上演。操作无人机的年轻人,名叫俞冬平,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务段动车车载车间一名信号工。
其实用无人机运送物资的想法源于一次偶然。俞冬平所在的小区4月1日开始封控,至今还属于封控区。有一天,他一大早就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说他买的鸡蛋已经放在小区门口的货架上。谁知天黑时,气喘吁吁的志愿者才将物资送到他家。
“我和送物资的志愿者说话时,看到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我能感觉到他们实在太辛苦了。”俞冬平所在的楼栋有阳性感染病例,看着全身“武装”、护目镜里全是汗水雾气的志愿者,他想,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既能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降低志愿者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配送效率呢?
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无人机上。那是他去年购买的一台适合航拍的便携式无人机,负重能到3公斤左右,加之他所在的小区为“非禁飞区”,一个用无人机代为“跑腿”的想法随即形成。
过了几天,俞冬平买的牙膏到货了,于是他开始尝试用无人机取货。无人机顺利飞到小区门口,在和快递小哥沟通好后,牙膏被固定在空投器上,他操纵着无人机开始“返航任务”。很快,“首飞”成功了!随后,他用无人机运送过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蔬菜、药品、卫生纸……俞冬平说“每一次飞行回来,只要对飞机和物资进行消毒,真正做到了无接触配送!”
积攒了“飞行经验”的他,让这架无人机做起了“跑腿小哥”,给周围邻居免费服务,他和他的无人机也成了小区里的“红人”。谁家有药品等紧急物资需要递送,且重量又在无人机的承受氛围之内,就会在微信群里告诉俞冬平,他线上“接单”后,派出无人机去取货送货。渐渐地,“无人机送货”这件事,成了这个拥有3000多名居民的小区里的“新晋顶流”,找他帮忙的人络绎不绝,每天几乎都是飞到无人机没电才“歇工”。
俞冬平曾经是一名海军战士,在进入铁路部门工作后,多次出色完成过在上海南站的安保任务。他的微信个性签名是“我的心永远炙热”,在战疫中他也用一颗炙热的心去帮助别人“面对疫情,再煎熬也要咬紧牙关,团结一致,能打仗,打胜仗。特殊时期,只要是能方便大家、帮助大家的事情,我都愿意去尝试。”
无人机变身空中快递员
快递小哥,快递员,顺丰快递员,招聘快递员,快递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