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战“疫”,武汉金银潭医院被大家所熟知。它挺立在战斗的最前线,宛如一个牢不可破的坚强“堡垒”,温暖了无数国人的心。
汪勇真是给奋战在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帮了大忙。从最初接送他们上下班,到之后为医院解决就餐问题,再到后来成为医护人员的生活“秘书”......报道说,截至目前,他一共为1000名医护人员提供服务,接下来还会更多。
这乍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我们知道,疫情肆虐下的武汉,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所有党员干部、政府机关都在“高负荷”地开展工作,国家资源也在紧张地调配之中,但即便有举国强援,工作也很难做得面面俱到,存在着不少治理盲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毫无资源的快递小哥凭什么能为金银潭医院解难呢?
我觉得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以为“社会治理”这个热点话题提供一点建设性的参考。
汪勇是没有资源,但他有社会责任感。这是后来事情发生的动因。大年夜,当他看到一位护士希望有车送其回家的求助信息后,汪勇做出了一个关键选择。
他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想想看,当时武汉的公共交通“停摆”,就连政府的治理“触角”都已经够不着这位护士,正在与家人吃年夜饭的汪勇也大可以置之不理,但他却毅然伸出援手。往小了说,这是热心肠、同理心、恻隐之情在“作祟”,往大了说这就是社会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感召,是蕴藉在许多人身上,日用而不觉的一种“基因”。
社会责任感是把个体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纽带,是大众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治理的逻辑起点。正因为有了它,每个普通人才能自觉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主角”,而不仅仅是作为被治理的“对象”。
汪勇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他变成一个“组局”者,许多企业、个人纷纷来援,变成“局中人”,因为大家志同道合。
他们因社会责任感组织起来,分工合作、高效运转,不但解决了医院的后顾之忧,还成功地填补了政府治理的一片盲区。我想,在这次战疫中,人民战争的威力充分显现,其中又涌现出多少“汪勇”呢? 社会是大家的社会。在治理过程中,政府肯定不能缺位,但绝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到“无远弗届”,所以就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有句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不正是爱的表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