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是其射频识别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决定了射频识别系统的运作原理、识别距离以及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实现难易程度和成本。
电子标签按照工作频率主要分为低频、中频、超高频和微波标签。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低频标签的工作频率范围为30kHz至300kHz,典型频率有125kHz和133kHz。这些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的耦合线圈中获得工作能量。它们的识别距离通常小于1米,常用于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以及电子闭锁防盗等领域。低频标签的优势在于标签芯片采用普通的CMOS工艺,具有省电和廉价的特点,而且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的约束。
中频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MHz至30MHz,典型频率为13.56MHz。这些标签的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相同,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它们通常也采用无源方式,工作能量同样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中获得。中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也小于1米,典型应用包括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等。
超高频和微波频段的电子标签,其典型工作频率为433.92MHz、862\~928MHz、2.45GHz和5.8GHz。这些微波电子标签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它们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采用电磁耦合方式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换。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米,最大可达10米以上。由于阅读距离的增加,这些标签可以应用于需要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的场景。目前,先进的射频识别系统都将多标签识读作为系统的重要特征。
总体来说,电子标签的主要特点包括是否无源、无线读写距离、是否支持多标签读写、是否适合高速识别应用以及读写器的发射功率容限等。而无源微波电子标签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产品之一,特别是在902\~928MHz工作频段上。微波电子标签的典型应用还包括半无源标签,它们采用钮扣电池供电,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微波电子标签的数据存储能力虽然有一定的限制,通常其容量被设定在2Kbits以内。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来看,过大的存储容量对于微波电子标签而言并无太大实际意义。其主要功能在于标识物品并完成无接触识别过程,而非承载大量数据。典型的数据容量规格包括1Kbits、128Bits和64Bits等。由Auto-ID Center制定的产品电子代码EPC的容量为90Bits。这种特定的数据存储量足以满足标识和识别需求,同时保持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应用领域,微波电子标签的表现尤为出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以及电子闭锁防盗(如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等方面。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效率和便捷性,同时也增强了安全性和准确性。
微波电子标签还遵循一系列国际标准,如ISO10374、ISO18000-4(包括2.45GHz、-5(5.8GHz)、-6(860-930 MHz)、-7(433.92 MHz)等频率段)以及ANSI NCITS256-1999等。这些标准的存在为微波电子标签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兼容性和互通性。微波电子标签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无线识别技术领域持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