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运营中,物料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对于半制品制造企业来说,无论是在生产的哪一个环节,都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以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当我们谈论物流时,可能会首先想到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和配送等相关概念。还有一类物流事务同样值得关注,那就是企业内部物流管理。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企业在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物料管理事务,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保管、领用以及销售事务等。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半制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账目与实物存在差异等原因,物料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中既重要又复杂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从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工具(信息化提升)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中,物流管理的基础数据包括物料主文件、物流管理、货源清单、搬运信息、客户(信誉)信息、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以及安全库存量等。即使不使用任何软件,企业也应建立完整的基础信息。在手工艺品操作的情况下,即使这些数据都非常准确,也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对于一些数据量大的作业,手工艺品处理是无法完成的。
企业信息化管理强调方案控制下的物流管理。具体内容是:根据独立需求方案核算出物料的需求方案,然后根据物料的特点核算出生产方案或采购方案,这一过程称为MRP核算。ERP发展的核心是MRPII,而MRPII的核心是MRP。以方案为控制中心的物流管理,能够在“最需要的时刻提供适量的物料”,使库存成本+采购成本达到最低。
接下来,我们从采购、库存和销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采购管理方面,存在以下改进现象:
现象一:尽管企业设有采购计划员岗位,负责根据企业下月的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但许多企业并不按照采购计划员制定的计划进行采购,而是随意加工,其依据往往是领导的个人经验。
现象二:企业经常出现计划外采购的情况,这通常是因为出现了暂时的意外情况,需要领导特批。有时会出现某些配件长时间未被使用,仍原封不动地存放在库房里的情况。
现象三:许多企业的老板在审批签字时,常常感到被动,只能被动地签字,很少出现拒签的情况。这导致企业的老板甚至说,“我就是我们的奴隶”。
现象四:在设备主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产品制作过程中的成本压缩空间越来越小,而材料采购成本却有很大的优化空间。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许多企业的难题之一。
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信息渠道不畅和基础数据不准确。手工报表既滞后又容易出错,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难以翻阅,因此很难起到有效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引入物流管理软件可以大大提高采购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在确认了生产需求、库存不足和其他采购需求后,通过软件将一段时间内的需求汇总,并生成责任到人的采购计划,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采购计划的盲目性和杂乱性问题。
在库存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改进之处:如何确定每种原材料在库房中的最佳保存数量,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又降低成本;物料批次混乱的问题;先进先出发料管理的缺失;物料去向追踪困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库存管理变得复杂而重要。正确的物流管理是优化库存结构的基础。通过加强物流管理和引入先进的库存管理工具如ERP等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库存的优化管理。只有精确地管理物流,企业才能实现按需收购、按需存储、按需发料。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在物流管理体系尚不精确时便引入了ERP系统,这无疑是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建楼,项目成功的可能性自然会大打折扣。对于物料实物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硬件环境和软件管理的双重提升。硬件环境主要是指仓库的厂房设备、通风条件等基础设施,而软件管理则依赖于信息技术的飞跃,通过及时处理管理中的问题来提高管理水平。
以批次账管理为例,单纯依赖手工记录的批次卡容易出现错误。但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批次账管理功能,可以自动完成先进先出的发料管理,做到“严格无误”。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实现物料的批次管理、超限额告警、失效告警等功能。
销售管理的改进方面,存在一些常见现象: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应收款情况不明,面对财务部和销售部的两套报表,企业老总往往无所适从;销售员拿着特价请求找领导签字时,领导只能凭感觉判断其真实性而无法拿出确凿的数据;客户来提货时被告知库存无货,而销售员看到的库存中却有为其他客户预留的货物;业务扩展迅速,但各地都缺货,库存资金占用翻倍,企业不得不一边生产一边看着存货增加。
销售是企业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销售是将企业的投入最终转变为现金再回笼的过程,针对销售环节中的问题,可以从管理基础和管理工具两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法。例如,销售中最常见的“两张皮”现象(销售部分的数据与财务部分的数据不一致),主要依赖于管理工具来处理。通过企业联网,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共用一套基础数据,避免信息孤岛。对于客户的信用管理,一方面依赖于外部查询和内部历史材料的积累,如客户的提货数量、回款周期等数据可以不断积累。
分销管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重视的问题。在广域网上进行库存管理是单纯依赖手工无法有效完成的。借助基于广域网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全国各地的库存逻辑上集中到公司总部进行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实现管理的“零距离”。这样,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整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