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一:打通快递下乡“最后一公里”

近期顺丰做价433亿元借壳鼎泰新材在资本市场迅速引起反应。结合去年12月2日,申通宣布借壳艾迪西,2016年3月23日圆通则宣布借壳大杨创世,快递业将上市大幕逐渐拉开,快递第一股之争日益激烈。
三足鼎立顺丰、圆通及申通成功借壳上市
5月23日,A股公司鼎泰新材发布公告称,鼎泰新材以截至拟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此次顺丰控股100%股权的初步作价为433亿元。
不考虑配套融资因素,此次交易完成后,王卫控制的明德控股将持有鼎泰新材总股本的64.58%。明德控股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王卫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物流行业借壳上市,顺丰并非首例。2015年12月2日,艾迪西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拟置出全部资产、负债,置入申通快递100%股权,其中作价169亿元。2016年3月23日,大杨创世发布重组预案称,拟通过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等交易,置出现有全部资产及负债,实现圆通速递借壳上市,后者整体作价为175亿元。作为行业龙头,顺丰控股的估值比申通和圆通的估值高多了。
战火纷飞快递第一股之争激烈
中国快递业A股第一股之争越发激烈。继圆通速递、申通快递宣布在A股借壳上市之后,顺丰速运也开启了借壳上市之路。
5月23日,马鞍山鼎泰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鼎泰新材”)发布午间公告,披露了顺丰作价433亿元借壳上市的预案。鼎泰新材从停牌到披露预案,只相隔一个多月的时间,堪称“神速”。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顺丰速运的掌门人,王卫可以说是一个“资本洁癖者”,他曾公开表示无意上市。如今随着借壳方案的披露,王卫“食言”了。
分析人士表示,物流行业正迈入拐点,企业之间的竞争正转化成为资本力量的角逐,谁能获得资本市场的厚爱,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这使得长期标榜不上市的顺丰也步申通、圆通后尘。
专家解读快递借壳上市 顺丰因资本而“食言”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顺丰掌门人王卫曾公开表示,“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
从这点上看,王卫已然“食言”了。
“企业无论是规模化扩张还是转型都需要资本做支撑,而借壳上市是获得资本的一条捷径。”申正远表示。
确实,在顺丰之前,竞争对手申通与圆通已经先后对外宣布了借壳上市计划。前者作价169亿借壳艾迪西,后者作价175亿借壳大杨创世。
此前,天天快递常务副总裁陈向阳在接受采访时也确定已经有上市打算。
国金证券分析师苏宝亮指出,除此之外,未来中通、德邦有望登陆主板,韵达与全峰快递可能登陆新三板。
徐勇认为,“食言”的背后其实是资本在起主导作用。“在技术、人才、商业模式和资本这四个要素当中,资本是核心,通过融入资本加大对装备的投入;如果不上市,单靠原始资本积累,速度比较慢”。,就整个企业发展来说,要想在国际市场立足的话,必须要规范。而上市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规范。
“相比于申通和圆通等其他快递企业采取的加盟模式,顺丰采取的是自营这个重资产模式,这两种模式相比较,自营模式投入较大,其发展需要较大的资金推动。”申正远补充表示,未来要想在物流行业站稳第一的位置,一方面要在资本市场上取得胜利,另一发面要抓住智能物流转型的机遇。
直营模式有多重?对比三家快递公司公开的财务数字也可以看出,2015年,顺丰的经营收入超过473亿元,是圆通的4倍、申通的6倍,“吸金能力”令竞争对手望其项背。但2015年,顺丰控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2亿元,是圆通的两倍多,申通的3倍多,和营业收入的对比不成正比。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后两者采取的加盟制,顺丰的直营模式导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从顺丰披露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到,顺丰控股公司旗下拥有自有货运飞机30架、自有车辆1.5万辆、房屋建筑199处将近35万平方米,以及超过12万人的员工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在借壳上市之前,顺丰对资本的态度就已经松动。重组预案显示,2013年8月5日,顺丰与苏州元禾控股、招商局、中信资本、古玉资本达成了战略投资协议,4家机构合计投资不超过25%的股份,成为顺丰的新股东。这是顺丰成立20年来引入外部投资者,当时4家机构总投资额78亿元。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新闻快递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