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配送有待市场考验

近日,一架无人机从京东设于江苏宿迁的双河站配送中心起飞,将数个订单的货物送至宿迁曹集乡旱闸的乡村推广员刘根喜手中,京东无人机配送首单顺利完成。京东通过无人机在农村实现了配送,引发了业界对无人机配送的关注和热议。
从2014年开始,国内的主要电商都开始渠道下沉,布局农村市场。,农村快递配送的一公里问题始终难以真正解决。因为农村地广订单分散,配送范围大、成本高、难度大的现实,使得包括京东在内的电商平台都面临着成本压力,破解农村电商一公里难题也成为电商企业必须面对的燃眉之急。在此背景下,技术日趋成熟的无人机送货被看成是突破农村电商物流瓶颈的一次重要探索。
求解一公里
此次,京东启动的无人机试运营在宿迁展示了三款无人机,载重量从10公斤到15公斤不等,可以按照规划的既定航线自助飞行,具备自动装卸货功能;无人机的飞行距离约为5公里到10公里,货物送达目的地卸货后,无人机可按指令自动返航。负责无人机研发的京东X事业部负责人肖军称,此次所展示的无人机都是自主研发,包括长航时、大载荷等特点专为农村设计。肖军透露,目前京东已经拿到了宿迁地区120米以下空域授权,并且向空军和空管部门报批了固定航线,未来一年京东将在宿迁开设更多的无人机送货站点。
其实,无人机送货的概念提出已久,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在2013年年底对外透露了亚马逊的“Prime Air”物流计划,即希望通过遥控无人机运送小型包裹。此后亚马逊在无人机方面进行测试的信息不断。但受美国相关政策影响,亚马逊甚至将测试搬到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区。但亚马逊在无人机方面的测试颇为坚定,这也推动着美国政府在相关方面的政策制定。随着亚马逊测试的不断深入,日前,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表示,亚马逊可以在美国自由测试货运无人机,前提是飞行高度不得超过400英尺,时速不得超过100英里/小时。对此,肖军表示,亚马逊主要探索的是给普通消费者送货,属于TOC模式,因而面临监管和安全等问题,而京东目前做配送站之间的货物传递,会比亚马逊更容易实现。肖军认为,京东拥有26万名农村电商推广员,已经覆盖了全国15万个乡村,未来,整个无人机物流体系将和农村合作站紧密相连。合作站的京东推广员经过培训,即能简单操纵无人机,不需要开设更多的配送中心,非常有助于节省成本。
对于物流无人机长远规划,肖军指出,京东的目标是解决往返45公里内的农村物流需求。未来京东的无人机主要会应用在中南部的丘陵和山区。这些送货无人机将在农村配送站之间飞行,取代农村的配送车辆和人员。
各方观点不一
中国物流业正在经历着快速变革和创新,逐渐走向智慧化时代。对于无人机配送这个新兴领域对物流行业的影响,业界各位大佬有着不同的看法。
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表示,发布无人机配送消息并不能代表已经实现了智慧物流,无人机配送需要在效率和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无人机在末端的配送,在比较偏僻的地域会有一定的机会,但无人机将来并不会成为末端配送的主力,从近期来看,如何解决快递物流标准化及数据信息化才更为实际。”
宅急送CEO陈平表示,无人机配送现在还不是快递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现在要解决的痛点是,客户既要速度快,还要价格便宜,更要货物安全,但快递物流企业目前还根本没法全部解决上述问题,现在菜鸟网络想利用智能化、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来解决速度快、价格低和货物安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才是最核心的。“不能仅仅说开发一个机器人或无人机快递,物流业就升级了,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升级,真正的升级是改变现在的物流模式和网络模式。”陈平补充道。
不过,在圆通董事长喻渭蛟看来,做快递物流的企业不去考虑以机器人和无人机进行配送也是不行的,“机器人可以减轻劳动生产力,快递物流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企业必须要考虑无人机配送等问题”。
全面应用难点有待突破
自2013年开始,关于无人机送货的概念就已经在物流领域传开。不过,无论是亚马逊还是顺丰,在无人机快递的方案实施方面都还只是小范围的测试和试行,距离无人机快递进入大面积的应用还有一段路程要走,主要原因是还有几大难点需要突破。
安全问题无疑是无人机配送的最大痛点。一方面,无人机坠机、割手、失火等耸人听闻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更重要的是,无人机配送的安全范畴不仅是人身安全,还延伸到隐私安全、国家安全等更大的话题。也正因为如此,对无人机进行监管也是大势所趋,不同国家均通过不同方式摸索无人机的监管理念,比如欧洲主要针对产品进行监管,而美国则更接近于航空标准,要求实时汇报空中位置,必须登记无人机所有者的信息资料;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则是设立禁飞区,日本和新加坡都明令城市中心地区是无人机禁飞区。另一方面,无人机设备自身也存在被拦截、被砸中、被偷盗等安全问题。
,无人机在载重、续航、避障方面的性能方面也还存在一定技术短板。按照日前京东公布的数据,无人机的载重量从10公斤到15公斤不等,可以按照设定的航线自助飞行,具备自动装卸货功能;无人机的飞行距离约为5公里到10公里,货物送到后可按指令自动返航。从数据方面来看,其仅能配送短距离内轻小型的物品,实用性也有待观察。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无人机维持大约20分钟飞行之后,就必须更换电池或插上充电线,这就意味着无人机升空就得背三四块电池。与此矛盾的是,无人机想要飞得远,又必须尽量少负重,这对用于物流的无人机来说是个瓶颈,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关于无人机避障的问题,目前避障功能在军用无人机、高端商用无人机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而大众消费级无人机还鲜有能实现自动避障技术的厂家出现。并且无人机领域还多以超声波、TOF等技术手段来进行避障,视觉避障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
除了政策掣肘及无人机性能的影响因素外,一些外在的环境也成为阻碍无人机应用于快递配送的因素之一,当遭遇雪天、冰雹、大雨和强风等恶劣天气时,无人机配送包裹的任务也将受到影响。
成本也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根据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测试,使用普通民用无人机运送一件快件的价格大约为1美元,也就是6.5元人民币。这仅仅是飞行成本,还不包括“地空对接”、“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空中路由设定”、“地面基站建设”等一系列成本。而从设备的购置成本来看,如果一个快递点要配置10台送货无人机,成本就可能高达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除了展示厅,大多数一线加盟基层快递网点根本无法承受。虽然京东宣称无人机单次配送成本只需要1元钱,肖军表示,京东目前送货无人机还处在试运营阶段,在这方面的投入没有上限。无人机的造价、监控中心建造、以及人员培训等成本都没有经过系统核算。作为一款高危险性的新型运输工具,意外成本也不能不加以考量。,除非将来用工成本大幅攀升,否则,以无人机送快递完全不经济,难以推广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无人机配送还面临另一个现实难题,那就是稠密的人口分布会阻碍无人机的大范围推广。与美国普遍拥有独立院落、邮箱的建筑相比,我国的居住建设过于集中,导致无人机在城市中飞行空间不大,货主收货也比较困难。这也是京东选择在农村试行无人机的原因之一。假如,大规模实行无人机配送,还会涉及大量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界定问题。一旦无人机在途中人为坠落,损失算谁的?是商家赔付还是物流公司赔付,抑或是无人机生产商赔付?先行赔付以后如何请求追偿?纠纷总成本是多少?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无人机就算技术完善,也很难真正闪亮登台。,京东无人机配送试运营,也只能做到企业间的点到点运输,而无法实现最终的C2C配送。
在劳动力成本高企的时代,许多国家因劳动力资源十分紧缺,快递人员一度成为“抢手货”。就在这样的前提下,无人机送快递开始从概念逐渐转变为现实,使快递投递方多了一种选择。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无人机快递注定也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未来我们的头顶是否有送货无人机频繁飞过,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给出最终的答案。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新闻快递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