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速递上市系列谈之一:任重道远

中邮速递不是国内首家快递上市公司
早在2000年,当国内的邮政系统及中邮速递公司(下称“中邮速递”)还处于政企不分、吃“大锅饭”的年代,已实行多年市场化改革的大型物流国企--中国外运集团就将旗下主营国内外快递业务的空运货代公司,通过规范的股份制改造,成立了“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登陆国内A股资本市场,股票名称“外运发展” 。2003年,该集团通过重组国内物流业务与资源,包括已上市的空运股份公司;成功实现了在香港证券的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名称“中国外运”,代码598,募集资金超过40亿港币。不仅轰动一时,还被誉为中国物流企业境外上市的“第一股”。
该集团是经批准在国内最早(1979年)经营快递业务的非邮政国有物流企业,近年经过重组,中外运长航集团拥有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011年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都超过千亿元,位列国内物流企业50强第二。中外运空运股份公司近年来业务调整,主营国际货运、国际快递等。
另一方面,中邮速递也非接触资本市场。2010年5月前,它曾长期是国内首家邮政上市公司“湘邮科技”(代码600476)的大股东,湘邮科技的盘子太小,2010年经营规模约3亿元,为谋求资本市场的更大发展才放弃了借壳上市并转让了其全部股份。中邮集团支持其独立上市及IPO。但通过参与湘邮科技的资本运作,已使中邮速递受益匪浅。
中邮速递打开了资本市场的融资之门
中邮速递计划的融资额为99.8亿元,而实际融资额预计将超过百亿,肯定将是2012年国内IPO的大赢家之一。相比其他新上市企业,其融资计划确实大胆。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的相关信息计算,百亿元融资额已分别相当于其2011年经营收入258.8亿元的近40%,资产总额223.6亿元的近45%和净资产126.7亿元的约80%;可以说达到了其首期融资的高限。预计将超过百亿元的实际融资额,其融资的溢出效益也会更可观。而如果是向银行等量贷款,其年度的银行利息将超过5亿元,相当于中邮速递2011年9亿元净利润的55%以上,而到2011年低,中邮速递的负债总额已有96.8亿元;意味着如果换为银行借贷,企业将承受巨大的还贷付息压力。
上市融资量大虽然好,但也面临着资本市场的考验。股市融资的直接成本虽然低于银行贷款利息,资本回报的条件相对宽松,但它是以上市公司的全部信用为抵押的,不仅要求上市公司要能够用好投融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也要求给予广大投资者以持续、合理的回报。中邮速递已承诺上市后3年内,每年将拿出不少于可分配利润的10%来作为现金分红。另一方面,还要看到股市本身的投资风险。如近年来深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市场持续疲软,2011年上证综指下跌22%,今年上半年虽有起色,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今后我国资本市场的管理将更趋于规范化、科学化,新的形势下对于上市公司的考核也将更加严格,表现不佳的公司将限期退市。这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民的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邮速递向现代物流企业加速转型
从一般企业的状态向现代企业与上市公司转型有几项重要的标准在经营上,要实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作为上市企业要有稳定的盈利模式,才能具有吸引社会投资的价值;在管理上,要建立比较严整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作为公众公司,必须提高透明度,从重大投资决策、经营、财务、利润分配、主要人事变动等事项都要对外披露,并接受所有投资股东(包括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人)的监督、质询;还要面临资本市场的考验,如果经营不善也有退市的风险。中邮速递历时30年的变革发展,已具备了这些要件。
第一,在经营上,从1980、1984年中国邮政先后开办国际、国内邮政快递业务起,1985年成立政企合一的中国速递(管理)局暨中国速递服务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到2007年初邮政部门政企分开,专事经营的中国邮政集团挂牌,2008年初步整合全国EMS中邮物流的资产、业务、机构与人员,2009至2010年中邮速递为改制上市,联合各地邮政公司发起成立了今天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历时30年,实现了国家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和新《邮政法》关于政企分开和将竞争性业务与普遍服务性质的邮政业务分业经营的要求;促进了经营业务持续增长,奠定了中邮速递上市的体制基础和市场条件。
第二,在管理上,近年来中邮速递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先后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制度、经营管理层等相互制衡、比较完整的新型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环境下的规范运作。第三,举全力满足上市公司的审核要求,迎接资本市场的大考。大凡经历过上市的企业管理层都有“家底”被翻箱倒柜“查三代”,甚至欲罢不能的“痛苦”历程,,凤凰涅槃,才能浴火重生。中邮速递在中邮集团的全面支持、各地邮政企业积极配合和券商的指导下,苦战数载,终于在2012年4月启动IPO并顺利过会。作为该司新的历史文件的招股说明书已全面描述了中邮速递的过去与现在,展示了未来投资的潜力与价值。
上市后仍面临市场与经营的压力
中邮速递的资源布局与市场优势主要在国内,上市后的主战场仍然是在国内。招股说明书安排的募集资金投向显示,主要用于国内生产场地、设施、网络、信息化建设、航空运力等方面的建设,以便提升能力,改进服务,更好地适应竞争。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应对来自市场和多方面的压力。
一是市场充分竞争的压力。现在全国注册的物流企业有70万家,有经营执照的快递企业7500多家,其中网络化规模化经营的超过50家,中邮速递将持续面临国内外快递物流市场充分竞争的压力。在国内,其主要压力来自民营企业。去年快递市场成交额约达800亿元,国内部分的70%已是民营企业的天下。虽然就从业内单个企业看,中邮速递的市场规模最大,去年占国内快递总收入的29.46%,未来几年仍有望坐在头牌。统计显示,民营快递整体板块的发展强劲,特别是位居前几家的主要民营快递企业近年的增速都超过中邮速递,形成了追赶之势。而在国外,则主要面临国际领先快递物流集团的竞争。今年UPS宣布并购TNT,将提高国际快递市场的集中度,改写欧洲快递物流市场的竞争格局;,它还面临着来自各国邮政同行们相互间的国际业务竞争。
二是运营成本上升的压力。招股书已明示,其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市公司管理成本等在上升。另一方面是行业平均利润下降。10年前,快递行业的平均利润可以达到10%以上,而近5年内则降到了5%以下,也使增加盈利的难度加大。邮政EMS的网络全国最大最全,投入大、收费高、服务中等,灵活性较差,设备利用率有待提高;国企跑冒滴漏比较多,需要强化成本管理与节约意识,加大开源节流的力度。
三是企业转型的压力。需要继续改变传统的官商作风,强化服务型企业以服务为本的宗旨。要从过去的“老大”转变为市场环境下勤快的“店小二”,对于中邮速递的各级管理层和基层快递员将是很大的挑战。企业的透明度需要提高,过去习惯于封闭运行,不规范不透明,盈也好亏也好,反正有上面担着,“肉烂在锅里”;而今后作为一家公众公司,企业的方方面面则要在阳光下运作,规范操作,并要努力适应和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评说。企业市场化程度和服务水平需要提高,也应当放下身段,虚心地向国内外领先的同行企业看齐。激励机制也需要改进,例如顺丰等大部分国内同行对快递员采用计件制薪酬,使个人收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对各级经营管理层的考核奖罚分明,激励效果好;也是这些企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层的责任心与基层快递员劳动积极性高的重要原因,反映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薪酬特点,值得借鉴。
作者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副秘书长 刘建新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新闻快递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