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的需求与日俱增。有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974.4亿元,同比增长43.5%[1]。也不难看出,快递业务收入的增长与快递业务量不成正比,这跟我国快递行业的服务质量欠缺、资源浪费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相关[2]。
随着快递行业的迅猛的发展,标准化将是规范管理快递服务、提高快递服务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快递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途径。标准体系作为标准化活动的基础,是为企业提供管理依据的重要保障。本文将运用系统的方法构建快递业标准体系框架,旨在为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快递行业标准现状
快递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支撑型产业。快递业的全球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标准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中,快递服务的标准化有利于快递企业降低物料损耗、提高运营效率以及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2015)》提出要着力解决标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问题。我国的快递标准源于邮政业标准,随着快递行业的迅速扩张,标准化工作在快递市场上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还不能满足快递行业的发展需求[3]。从国家邮政局公布的《现行邮政业标准发布目录》可以看出,快递行业的标准化建设还存在很多空缺,专门针对快递行业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尚不过百[4]。,还存在标准实施力度不够、标准实施效果参差不齐、标准化人才缺乏等问题[5]。,可以通过构建快递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对快递行业的标准进行整体规划,补充快递行业标准的空白,为后续快递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基本依据。
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
快递行业标准体系的研制,需在充分考虑我国快递行业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清楚的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上升至理论,逐步修改完善[6][7][8]。快递标准体系框架是快递行业整个体系的提炼,将“快递服务”作为快递行业提供的“产品”进行研究。文章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结合快递行业的实际发展,提出采用“5M1E+I”方法,即从人(从业人员Man)、机(设备Machine)、料(物料Material)、法(作业Method)、环(设施Environment)、测(检测Measurement)、信(信息Information)等七个方面对快递行业标准化工作进行分析。
科学地构建标准体系框架,尤其是标准体系第二层的确定,是整个体系构建过程的核心。根据《物流标准目录手册(2016版)》以及系统检索梳理快递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采用“5M1E+I”的方法构建快递行业标准体系框架第二层,完成快递行业标准体系基础框架和模块划分[9]。即快递从业人员标准、快递设备标准、快递物料标准、快递作业标准、快递设施标准、快递检测标准、快递信息化标准,共七大类别(图1)。这七个类别涵盖了快递领域的各个主要环节,为我国快递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标准体系分析
1、基础标准子体系
基础标准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作为其他快递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本文中快递基础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快递行业的分类及术语标准、图形及标识标准、通则及指南类标准以及其他具有通用性的标准。
2、快递从业人员子体系
快递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快递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的标准采用的均为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目前对物流从业人员的标准主要包括仓储从业人员、配送、运输等作业人员,而专门针对快递从业人员如研发人员、业务员、分拣员、客服等的从业资质条件标准,目前尚为空白。
3、快递设备子体系
快递设备主要包括快递的运载工具、装卸搬运设备、储存设备、分拣设备、扫描和计量设备等。
快递今日最新新闻【今天最新新闻】:转载请保留新闻快递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