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快递外卖的秩序整治力度,严查严管配送员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对负有交通事故责任、多次严重违法的,纳入失信记录,督促企业落实清退和禁入措施……”3月26日,公安部交管局会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召开全国公安交管部门视频会,对快递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的交通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据3月27日《人民日报》)。
针对外卖配送员交通违法现象,很多城市此前已积极采取治理措施。其中,深圳的治理措施最为严厉——外卖配送员第三次交通违法被交警查处将被辞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禁入该行业。此次,公安部交管部门也提出,多次严重交通违法的配送员面临全行业禁入。这意味着行业禁入将从深圳扩展到全国,成为治理外卖配送员交通违法乱象之利器。
对外卖配送员采取严格的治理措施很有必要,因为这个群体已有马路杀手之称。实施行业禁入,既是为外卖配送员安全考虑,也是为其他行人安全考虑。只有把交通违法与“饭碗”挂钩,才有望让外卖配送员重视交通法规。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多地治理外卖配送员交通违法的重点没有放在企业身上。例如,深圳规定,一人涉伤亡交通事故,网点全体员工停工;对于车均违法率排名前三的企业,深圳交警将约谈企业负责人。这对企业虽有一定影响,但笔者以为,造成外卖配送员屡屡交通违法的“罪魁祸首”是外卖企业,此前针对企业的治理措施过于“温柔”。
表面上看,外卖配送员是交通违法的直接责任人,背后却是企业相关制度变相逼迫配送员交通违法。譬如,由于企业对送餐时间限制太死,配送员一旦因超时被投诉,不但不挣钱,还会被扣钱。这种情况下,配送员为了保障收入就会赶时间,就不得不以身试法。有配送员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外卖平台设计的管理机制有缺陷。
虽说外卖配送企业一般有超时申诉机制,但囿于取证比较难,所以对配送员意义不大,配送员只能赶时间,争取不超时。企业逼着配送员赶时间送餐,交管部门又提出行业禁入,这对配送员来说,要么少挣钱或者不挣钱,要么冒险交通违法被查后转行,吃亏的都是配送员。相信唯有引导企业改进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配送员交通违法。
对外卖企业来说,效率就是竞争力。不过,安全永远比效率重要。笔者建议,一方面应该鼓励企业优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给配送员留出比较充裕的送餐时间,简化超时申诉证据流程。比如,企业可鼓励消费者早订餐,缩短送餐距离,降低超时罚款额度,如此配送员就不用赶时间。如果企业定期奖励没有交通违法记录的配送员,效果无疑会更好。
,不妨考虑根据配送员交通违法情况处罚外卖配送企业。深圳约谈企业负责人实际上是一种警告,效果有限。各地还应该拿出更多有力措施。比如,公开企业交通违法记录并移交信用管理部门。再如,根据违法情况限制企业送餐车辆牌照数量。各地交警可与市场监管部门等联手治理。
可以说,配送员交通违法是“标”,企业管理不当是“本”。“标”要治,但治本才会更有效果。鉴于配送员交通违法是一种普遍现象,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治理风暴,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效治理机制。不过,治理要抓重点,可以考虑对交通违法严重的企业实施行业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