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一公里”,一直以来都是行业性难题。作为快递末端服务的一个补充产品,智能快递箱是无接触寄件的人工替代产品,有很大的刚性需求,将来应该大力推广。就当下来看,智能快递箱的推广仍然存在收费不被认同的问题。如果快递员征得了收件人的同意,将快件存入快递箱中,并且明确约定逾期取件产生的超时费用由收件人承担,那就应当按约履行;如果快递员未经收件人同意,擅自将快件存入快递箱中,那么由此产生的超时费用原则上不应当由收件人承担。桥归桥、路归路,既不能一概反对收费,也不该让消费者的钱花得不明不白。
免费保管的时间定多长,超时收费标准是什么,不能由快递企业单方面说了算,应走听证程序。如果大数据显示,大部分快递包存放时间在12小时以内,那么设定12小时作为标准则是合理的,否则这个标准的设计就不合理。这看上去是个难题,真把礼数走到位了,以理服人,解决起来也不难。
智能快递箱背后,也是一个“100米”的服务问题。随着销售新业态的发展和人们购物方式的转变,将快递箱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势在必行。商务部与国家邮政局曾联合下发通知,提出各地要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将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提供用地保障、财政补贴等配套。这才是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减少社会争议、扶持快递业发展的治本之策。
据说在一些国家,小区的快递箱是一项物业服务,由物业公司提供场地、购买设备,第三方企业提供技术、运营等服务。这样一来,快递箱就成了一项社区公共服务。用户使用快递箱包含在物业费里,就不会产生过多的争议了。有业内人士称,按照国内快递量的增长速度,如果全靠人工送上门是不现实的。这意味着,将快递箱纳入物业管理范畴,像信报箱一样,作为公共服务设施来配套,才更具合理性和前瞻性,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