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和菜鸟的争论越来越火。我是一名老顺丰,对于顺丰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而菜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家公司。两家公司我都曾认真写文分析过,也收到很好的反响。关于两家公司的争吵,不宜再去蹭热点。我想换些角度去讨论这个事情。
一,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只是一场误会
两家公司都在声明中主张数据安全,到底谁在窃取数据?菜鸟为什么非要丰巢的数据,为什么丰巢坚决说菜鸟要了非淘系物流数据,而菜鸟坚决否认。
在菜鸟的声明中指出
丰巢快递柜和菜鸟数据对接后,一直大量调取淘宝用户电话号码等信息,并超过合理使用范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是此次事件的核心起因。保护消费者数据安全是菜鸟职责所在,更是菜鸟的底线,不能有任何退缩,相信社会各界会理解。
而顺丰反过来指责菜鸟
菜鸟于5月基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此类信息隶属于客户,丰巢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拒绝这一不合理要求。
我没有任何的内幕消息,在顺丰有处理过合作伙伴的数据对接的经历,自己创业时也做过支付、物流接口的对接。今天看到双方的声明,对事情的起因也有自己的猜测。而顺丰程序员的回应,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丰巢淘宝数据在正常范围,5月23日一共有295万订单,调用294万次,而且其中仅有200万是淘宝订单。您所管理的公司认为我们应当94万非淘系订单数据回传菜鸟。丰巢对此不能接受。”
长期以来,物流节点信息完全依赖于快递公司的巴枪扫描运单上的条码,然后信息上传。巴枪记录了收件\中转\派件\签收等各个节点的事件\时间\地点,而这些也构成了淘宝物流管理的许多业务逻辑。如多少时间必须发货,依赖于收件巴枪的时间,从哪里发货,依赖于收件巴枪的地点/网点信息(此次假海淘原因在于物流公司伪造了境外的收件路由信息),确认签收和退货政策,依赖于签收巴枪信息,收派时间的考核取决于收件与签收的时间差。
看到这里,就可以看出物流信息或者巴枪信息,对阿里在物流数据管理应用,淘宝电商的业务规则,甚至物流公司考核,至关重要,是菜鸟大数据的物流方向的基础(商流数据来自阿里自身)。而这些数据因为菜鸟并不具备大量的线下实体,基本上来自于物流公司的信息真实自觉推送和合作对接。
会有两个问题
第一,快递公司提供假数据怎么办。比如现在的假直邮。这既有基层网点受利益驱使,也有总公司的漏洞甚至默许。又比如虚假签收,货还没到,先做个收件巴枪。
第二,数据出现不完整,巴枪没做或者信息不全怎么办。在放入快递柜的时候,巴枪没有集成取件验证码。菜鸟也必须依靠快递柜推送取件码。随着消费者实际开柜取件和快递员放入柜的时间差异导致的纠纷越来越多,菜鸟也许想获得消费者开箱取件的时间。那么菜鸟也需要快递柜推送取件时间。
如何获得更多更真实的信息,是菜鸟的生命。随着假路由信息的曝光,菜鸟更加想摆脱这种完全依赖于快递公司单方面信息的局面,增加多种信源的交叉认证。即快递公司说是从海外发过来的,我可能还要从海关快件中心或保税关口拿数据去证明这一票有真正清关。你说你送到了快递柜,我还要快递柜的数据交叉验证。这是传说中的菜鸟接口的重要升级吧。
丰巢和菜鸟的合作,相信一开始双方达成的共识是顺丰定时筛选出淘系的物流信息提供给菜鸟。本来是平等合作。但在实操环节,有了主次。成了一个大的问题。
如果是顺丰调取菜鸟的数据,丰巢手里有300万单的数据,其中200万是淘系物流数据。顺丰并不知道哪些是淘宝有关的,不能将京东的物流信息推送给菜鸟。他要将手里的300万个订单数据,逐一匹配菜鸟系统里面的淘系数据库,去匹配收件人的手机号或者还有物流公司\物流单号。一旦都能对上,就判定为这是淘系物流。按照合作关系,就应该推送给菜鸟。如果对不上,则就不推送给菜鸟。这本来是非常简单的数据对碰。
这时菜鸟很生气,你这么点单量,拿几百万的数据到我几亿的大数据库进行交叉匹配,明明调取了300万次的接口,查了我300多万次数据,结果只推送了200万单。剩下的100万单,不是我的订单,你干嘛要查我的接口。这样侵犯了我的数据安全。就算我信你顺丰,这种方式对我是一个漏洞,假如你找一个黑客,借助匹配时将数据全部爬走。或者低级一点直接借点手机号生成一大批订单信息,借着这个接口去匹配我的数据,那么总会成功匹配不少,那么我客户的交易信息不就被你抓取了么。没有进到你快递柜的数据,不都被你拿走了么?
也许菜鸟提的方案就变成了我的技术很牛,数据体量很大,数据更敏感,顺丰把你丰巢的300万单的数据给我,我用我的几亿的订单去匹配你的数据,匹配上的就是我的,匹配不上的我也不要。而这个时候顺丰不干了,明明只有200万的淘系订单,你把我剩下100万京东的数据也拿走了,我怎么交代,你要是拿走之后也通过各种方式做手脚,把这100万个数据拿去分析,分析出哪些客户用的京东而不是淘宝,手机号也拿走了,我该怎么交代?
或者有可能菜鸟还给了一个方案,我信的过你,难免有各种漏洞,能不能放在阿里云里面,我比较放心。
这只是我的猜测,因为我断不相信两家我都比较喜欢的公司,会真的走向相反的牛角尖,在大庭观众之下,公然撕逼,而都充满怨气和委屈,必然有些误会和隐情。
我没有任何内幕,猜测仅是猜测。希望能够有内幕人员出来否认或者澄清。目前来看我的猜测基本可以解释了为什么,顺丰指责菜鸟索要非淘系数据,而菜鸟否认,菜鸟指责顺丰超出合理范围调取淘系物流数据接口,顺丰则坚决否认。顺丰指责菜鸟逼自己使用阿里云,菜鸟觉得很无辜。两家都说对方不配合维护数据安全,都说对方想骗自己的数据。其实站在任何一方,都是合理的。在包括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数据都出现大范围的泄露的情况下,阿里情有可原,在自身作为开放平台的情况向,顺丰也无可指责。
有些创业者说为什么我从来技术对接的时候,没有这种问题。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体量。不仅没有谈判的资格,甚至还没有担心被阿里偷窥的资格。而作为京东、顺丰这样的体量,就有这样的担心了!
二,大数据应用的尴尬缺少权威的交易中介
大数据在国内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共享自己的数据。一个消费者可能在美团买过外卖,在京东买过手机,在淘宝买过裙子,在顺丰寄过快递,在12306买过火车票,在微博上转过贴。用一个ID(手机号)可以将所有这些行为串联起来,为客户的各种行为画像。而数据之间通过匹配,从而分析同一ID下的各种行为,是大数据的常见手段。大公司越来越愿意开放共享这一部分的数据。对于没有交集的部分怎么保证数据隐私?怎么把交集的部分筛选出来?这次事件也折射出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谁来扮演数据交易匹配过程中的中立一方呢?
要得到淘系物流的数据,阿里想拿顺丰的数据匹配,顺丰想拿阿里的数据匹配,也许都没有对对方的觊觎之心,随着数据的战略价值越来越凸显,谁都无法承受这样的风险。如果有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将两者数据交叉验证,匹配出来之后,筛选的淘系数据拿出来共享。这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第三方去哪里找?谁能得到这样的信任?具体在操作过程中,谁能经受的了这种诱惑?谁又能具有这样的权威呢?我想最终只能靠邮政局部门协调。
三,顺丰撕逼的精准狠
顺丰是我的老东家,除了我自己批评顺丰的时候,别人诋毁我都会为之辩护。菜鸟是我敬佩的企业,我敬佩他对行业的颠覆雄心和执行能力。两家伟大公司撕逼至此,实在是让人遗憾。而一大堆吃瓜群众,借机站队,借势营销,唯恐天下不乱,要么借机围攻阿里,要么借势抢食顺丰饭碗。一时间变成了轰动全国的大事件。如果原因只是数据交叉匹配的技术细节,那么这场仗打的真的是太lo了。
这场纷争,是顺丰和菜鸟长期不信任的情绪总爆发。早在2013年菜鸟推出第三天,当时顺丰的兄弟姐妹们不少还在欢呼马云(微博)和王卫的联合,几大快递的五星连珠!我写了篇文章,就指出菜鸟的横空出世,将通过业务分配、数据整合、标准制定、干线把控、资源卡位等方式,把快递企业变成附庸,对自营业务的顺丰冲击最大。尤其是对顺丰的仓网战略影响致命。由于怕影响了当时和谐喜庆的气氛,我特意选择了匿名。今天看来,我的大多数判断都是正确的,而顺丰和阿里后续不对付的证据就越来越多了。顺丰老板看到通达的业务量也许有羡慕,看到通达成为菜鸟呼来喝去的小弟,一定是冷汗直流。丰巢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平台试验田,生怕成为菜鸟的盘中餐。所以对自己的独立性格外的珍惜。
顺丰的声明,我认为有几个事情确实有点儿毒辣。
第一,将顺丰打扮成被讹诈数据,饱受欺负的形象。虽然我的原因仅仅是猜测,数据交叉验证的技术问题,应该八九不离十。站在阿里的角度,这些担心也未尝完全称得上霸道。最好是就事论事。一旦走悲情化,引发大量的吃瓜公司站队。把问题炒作成全国舆论大事件,矛盾过于公开渲染。对后续阿里与合作将可能留下不可逆的心里疙瘩。
第二,将问题扯上阿里云。阿里云成为阿里集团越来越重要的一颗棋子。顺丰此次将阿里云和数据安全扯上关系。一下子让很多人开始联想,放在阿里云的数据是不是就可以被阿里随便调用了呢?阿里云是不是就不安全。如果我的数据对马云有利,是不是就应该放弃阿里云? 云服务本来提供的是计算能力+云端存储+综合服务,许多人把他抽象成为一个硬盘。我原来的B2B平台,也挂在阿里云上。阿里的数据合作目前都是通过资源互换,业务合作进行的。也许有不为人知的内幕存在,坦白还没有清晰的证据发现阿里监守自盗的情形。
第三,煽动通达造反。原文中“希望所有快递行业同仁警惕菜鸟无底线染指快递公司核心数据行为”。我相信许多快递老板看到都是五味杂陈。卖了身的羞愧难当,准备卖身的进退两难。高举独立义旗,登高一呼,果然群雄呼应。而依然在菜鸟帐下的企业们,难免不会种下一点反叛的种子。
如果真的是菜鸟借故索要全部数据,并打压丰巢。那么我认为怎样的毒辣都是应该的。数据的合作本来是共赢为目的的。而数据也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资产。
四,菜鸟失败的PR
菜鸟做许多事情都很成功,很正确。这一次吵架,可以看到在口碑上真的是一塌糊涂,简直有辱阿里公关的名声。
我在一篇文章说过,菜鸟服务的主要是淘宝卖家寄件。而顺丰服务的主要是企业和家庭寄件。一个是生产工具,注重的是性价比,一个是生活工具,注重的是顺丰的服务感知更好。菜鸟的性价比更高。本来无所谓优劣,各有生存空间,在话语权上简直天壤之别。
付钱者才是企业的上帝。快递企业本就只需在乎寄件人感受,收件的买家几乎不直接付钱,却常想要上帝的待遇。此时就要看收件人的意见能否影响寄件人决策。淘宝店家寄包裹,卖家和买家关系较弱,卖家不直接关注时效和服务,反正全网都差不多,只要客户不投诉,不差评就无所谓。真正会因物流快慢而影响购物决策的买家早跑到京东那了。商务件收件人和寄件人关系密切,且直接沟通。寄件人甚至比收件人更关注时效和安全,对服务感知更强。
客户群完全不同。顺丰和通达在各自领域互有优势,本是市场演进的正常结果。但掌握话语权的白领、媒体、普通消费者,他们深感通达与顺丰服务差距,却从不用care两者之间的悬殊成本。使得整个社会对二者口碑出现一片倒。但不管消费者多么不喜欢通达,多么喜爱顺丰,一旦淘宝包邮的时候让消费者加价改顺丰,多数就不干了。此时他们就和店铺老板一样,必须权衡顺丰在电商件必要性和性价比。
淘宝店铺的卖家本来就不多,多是埋头赚钱的商家,平时还饱受阿里的高流量成本痛苦,不会出来讲菜鸟的好话。而几乎每个人都是顺丰优质服务体验者,很多人都会支持高质量的顺丰。其实客观来说,菜鸟物流大幅度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几乎所有人受益于更高的服务质量、更低的价格(至少价格没有上涨)。双十一的表现数据,就是一个明证。菜鸟的存在不断的压迫快递公司,打破封闭的门阀,改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懒惰。不断进步优化。
由于在收件过程中,电商产品普遍包邮,极大的降低了菜鸟的感知度。消费者没有做成本收益的权衡,以至于总是将淘系物流和顺丰做对比,对淘系物流有了不切实际的期望。从而整体拉低了对淘系快递的口碑。如果每次下单都让消费者去选择快递,看到寄圆通只要8块,顺丰23,时间还差不多,我相信骂顺丰高价垄断的可能也不会少。但快递公司的价格不标准不透明,包邮习惯积重难返,导致阿里也不大可能在淘宝下单指出价格。
菜鸟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真正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什么?这不仅仅是宣传策略的问题,也是产品设计的问题?如果每个人在下单的时候,都清晰的感受到因为菜鸟,运费又节省了3元,时间压缩了7个小时,我相信舆论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菜鸟要回击顺丰。有一个大杀器就是加强更全面的快递对比。淘系物流进步快速,顺丰的优势进一步缩减。消费者感知不强。如果结果显示顺丰仅比x通快几个小时,稳定性高出多少,满意度高出多少,破损都是多少,纠纷解决率怎样,也可以公布多少比例线路下,顺丰慢于其他快递等等。不管结果如何,会显著的打击由于曝光率不同而导致的顺丰的高溢价,也打击了消费者对于顺丰的绝对迷信。这是对菜鸟有利的。
菜鸟也要真心去思考是否真的对快递企业剥削压榨的太厉害了。在合作中是否真的给予到了足够的平等和尊重,菜鸟的战略欺骗期是否真的已经过去了?
五,事情的影响
我相信如果只是技术细节问题导致的争吵,阿里和顺丰一定吵得不久。不管是有关部门的介入,还是双方技术团队的努力,最终都会促使问题解决。因为我推断也许真心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刚写完,发现问题解决了,在政府协调之下,丰巢恢复数据推送)。
经此一役,心结一定已经结成了。顺丰与菜鸟战略冲突摆上了台面。双方都会努力做布局。我推断事情闹到这一步总是有一些影响。
1) 阿里绝不会容忍丰巢在快递柜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让顺丰的话语权进一步加强。如果每天300万票,丰巢的市场份额在3%。相信后续类似中集e栈等,会得到大量的投入支持。正式好的待价而沽之时。
2)顺丰理所的会认为丰巢的布局是自己这一次能够争夺话语权的关键因素。更加会加大投入。快递柜行业,已经不适合再去用正常的商务逻辑去判断了,成为了阿里避免被掐脖子的重要一役。
3) 菜鸟的PR也许会回过头来,争取更多的民意对自己的战略非常重要。从看起来更多的将自己的成绩,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
4) 菜鸟不管各种手段,会明里暗里,扶持顺丰在生鲜和高价值产品的物流竞争对手。以防再出现今天这种卡脖子的情况出现。
5) 京东、网易考拉等站队,为顺丰造势不少。相信已经站了队,大家肯定会推出各种战略合作。只是这些战略合作要落到实处。还是有一定距离。
6)以顺丰DICK的性格,经此一役拔高渲染之后,再握手有点儿尴尬。危机感进一步加强。现在是不缺钱的时候。相信顺丰一定会加快各种跨界整合的步伐,在生态建设上更加主动激进。
落笔时刚好有消息,在有关部门协调之后,双方终于握手言和。一下子让一堆唯恐天下不乱的吃瓜群众,若有所失,兴趣索然。真相仍不知道,上面也是我个人的信笔猜测,希望专业人士给予打脸。事情发展到今天,我依然相信菜鸟走的这条路是对的,对物流的整合势在必行无可阻挡。而顺丰的逆袭之路,尽管多了一堆朋友的支持,也许还将继续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