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零售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达到7.35万亿元,同比增长20.5%;零售百强增长速度高达20%,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的增速。由此可见,零售企业对消费增长的拉动力仍然强劲,整个消费市场蕴含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纵观零售业历史,中国零售的发展离不开时代巨轮的推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变。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比1949年实际增长59.2倍,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比1956年实际增长28.5倍。
与之相对应,中国零售服务业经历了工业化时代、互联网电商、数字化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多彩纷呈的零售舞台上,有的公司已经步入“中年”,有的还是几岁的“小孩子”。
它们共同探索、积极尝试,在不同阶段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不断变革,为中国零售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篇章。它们是谁,它们为什么而奋斗?
百花齐放共同撰写一部消费升级史
上世纪90年代,“粮票时代”终结。这时候国人的消费已经跨过基本的温饱需求,开始追求消费的质量和生活的乐趣。而在这一消费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也初步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和多样化的差异。
在此背景下,90年代也成为了现代零售业风起云涌的年代,许多重量级零售企业都诞生在这个年代,苏宁、国美、永辉、步步高等。
1995年,法国企业家乐福叩门进入中国市场。此后的4年里,德国麦德龙、美国沃尔玛、法国欧尚等企业先后扎根。虽然不乏“狼来了”的惊呼声,但外资零售的进入推动了中国零售的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市场带来了先进的模式和经验。在这一时期,我国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
习惯了在百货商店买东西需要服务员取递、询价、比较、购买等复杂流程的中国人,对明码标价、自主选购的模式新鲜不已。早期的商超天天排长队,店越开越多,收入也越来越可观。
同样在当时,对于具有一定消费水平的顾客来说,购买电器不是难事,难的是安装、维修,所以苏宁在创业之初靠着推出“配送、安装、维修”一体化服务闯出一片天。
在有外资参与的激烈竞争中,永辉另辟蹊径,放弃了原有的商业模式,改为售卖以生鲜为主的超市,并且将消费者群体定位在社区居民,避开了与国外巨头的正面冲突,这成为日后突围的关键。
购买便利、价格便宜、环境舒适、贴心服务,这些放在当时在都是消费升级的体现。某种程度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零售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消费升级史。
转型变革互联网浪潮中顺势而为
2003年淘宝成立,中国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其他电商品牌也开始崛起。电商平台从C2C发展到C2C与B2C多种模式并存,逐渐形成自营式电商。新技术加持下,零售业发展加快了步伐。2011年5月26日,支付宝拿到了“第一张支付牌照”。网上订货、电子支付、送货到家,移动化与无钞化逐渐成为国人的日常。
但电商蓬勃发展的十年却是传统零售业艰难的十年,许多零售企业,都在这一阶段败下阵来。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实体零售商选择的战略是尝试电商,但仍然以原有业务为主,即使是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最初采取的转型策略也是保守的。
沃尔玛为了对抗亚马逊,转型进行了近10年,采取的策略主要是进行电商相关的收购和投资。其实沃尔玛的官网早在2000年已开始运营线上销售,比淘宝尚早三年。可惜,由于线下业务发展的实在太好,线上的业务成了鸡肋,搜索错误、无法送货等存在多年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中国传统零售商要转型但苦于没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对象,对于电商的尝试往往浅尝辄止,只有少数企业找到了方向并坚持了下来。
2009年,苏宁开启了互联网转型。对于究竟是走粗放式发展的道路,还是利用新技术来提升企业;是继续简单地复制原来的线下连锁,还是走一个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路径。苏宁一开始就明确了方向。
2011年,苏宁旗下电商平台苏宁易购上线运营;2013年推动线上线下同价,启动线下门店的互联网化升级改造。经过近10年的发展,苏宁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线上线下等量齐观的零售巨头。
也是在转型过程中,苏宁对于互联网的本质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认为互联网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但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要互联网化。这为后来的智慧零售、新零售浪潮掀起埋下了理论和实践的种子。
双线融合零售数字化时代来临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日渐饱和,电商企业的获客成本、运营成本、履约成本节节攀升,“低价神话”很快被打破。
为了打破发展瓶颈,如今电商平台正在向线下渗透,实体零售企业也在积极转型,探索创新模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是当今零售商的一致目标。
阿里这两年对投资入股传统零售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涉及不同业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传统零售企业被纳入阿里的新零售变革中来。经过三年实践,阿里把新零售从一个概念变成业务,再从业务变成可以复用的方法论。
苏宁的智慧零售模式同样后劲十足。自2017年发布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苏宁持续构建双线融合的场景优势,开店至13000多家,塑造了“两大两小多专”的多业态格局,还对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等优质资源进行收购;苏宁物流奔着零售业最大自建物流平台的标准去打造,预计到2020年苏宁物流将完成2000万平仓储面积建设;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也是不断增加,形成了系统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而这三者构建了苏宁最核心的竞争力。好的门店能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物流连接着供应商和消费者;科技对于零售业的运营影响越来越大。
短短几十年,中国零售业从模仿、学习到如今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以阿里、苏宁为代表的中国零售商进行的种种探索在推动消费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制造业升级等方面持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因为没有完全建立起一个适应于传统工业化社会的零售体系,轻装上阵反而给了中国零售“弯道超车”的机会。如今新零售、智慧零售对于全球零售业的转型升级、数据驱动、跨界融合、价值重塑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亿万消费者也期待着中国零售业在新的时代浪潮中能够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