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中邮速递易推出第一台智能快递柜,到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投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设备出现在了快递行业。事实上,回顾中国快递行业二十年历程,从早期历经各种艰难,到受益于电商进入黄金时期,快递行业的变革速度持续加快。当下,随着快递规模天量增长以及新零售时期的到来,整个快递行业流程都在谋求转型升级,全行业的“智能装备竞赛”气氛愈加浓厚,尤其是在物流一公里,电商巨头、快递公司、第三方平台等纷纷入局,掀起了物流末端智能化变革浪潮。在快速变革的,质疑声也不断出现。如何平衡行业发展和社会质疑,成为了企业,甚至是社会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物流末端变革浪潮难以阻挡,智能快递柜有着看得到的光明未来
在2017年,曾有多个快递品牌被曝网点爆仓甚至倒闭,由此在网络上波及甚广。有内部人士:50%的网点不赚不赔,40%亏损,只有10%能赚钱。快递网点为何集中坍塌?业内看来,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其背后是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以及中国快递规模的天量增长与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愈发突出所致。
一方面,是因为快递行业竞争愈加激烈所致,这一点从淘宝退货快递公司选择上就能发现,仅淘宝退货就有几十家快递可供选择,一些公司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而根据中金公司发布的快递业数据显示,快递行业毛利率已从2007年约30%的水平,下滑到目前5%-10%。而且,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不少快递公司为了抢客户,把寄件价格定的越来越低。根据机构研报显示,2010-2015年,快递行业平均单价大幅下滑45%,单件收入从2010的24.6元下滑到2015年的13.4元,可想而知利润微薄。
另一方面则是高速增长的快递规模与人力短缺之间的矛盾。国家邮政局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快递业务量在2011-2016年间以超过50%的平均速率增长。虽然2017年增速有较大的下滑,但总体快递业务量预计将会持续增长,预测2018年底将达到441.6亿件。这意味着,物流末端必须一天消化一亿多件快递包裹,未来,预计这一数据将增加至一天10亿件。
纯劳动密集型的末端配送显然无法满足包裹的增长速度,也对应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亿欧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末端配送成本已经占到物流行业总成本的30%以上,而末端配送花费的时长占据了整个快递业务时长的45%。但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刘易斯拐点之时,低端服务行业的人口红利优势最先受到波及,人力成本上升对于自负盈亏的快递加盟网点而言,自然日渐成为“压倒骆驼的一根稻草。”
再加上,纯粹的人力劳动有效率瓶颈,无论是快递员一天派送200件或者是300件,当派送量低于快递员派送上限时,其效率可以挖掘,也意味着快递网点仍旧有增收潜力可挖掘。但当前快递网点屡屡爆仓,积压快件情况出现,反映出很多快递员已经达到了效率瓶颈,所以如果从提升配送效率层面考虑,几无可挖空间。快递网点“痛”,被业务压着的快递员也“痛”,而对于用户来说,体验也并没有多么的美好。由于快递员配送时间不确定,用户常年存在人等货或者货等人的问题,这给用户造成了很高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
在此背景下,各种一公里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力图解决末端的痛点。其中,无人机和智能快递柜等智能化、自助化的手段被看好,无论是政策、资本都给予了这一领域极大的支持。至此,聚焦物流末端的智能终端企业更是遍地开花,尤其是走在最前列的智能快递柜企业更是被寄予厚望。
亿欧智库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将达到297亿元;另一方面,快递入柜率也在不断提高中,快递柜市场的增长空间很大。,从行业内部来看,相关数据亦表现亮眼。如中邮速递易,截至2018年8月,中邮速递易已遍布全国287个城市,终端设备布设达8.5万台(含易邮柜),累计派件量突破18亿件。
图:亿欧智库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及入柜率逐年增加
智能快递柜行业任重而道远,需要企业有更多思考和权衡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会经过被质疑的阶段,被寄予厚望的智能快递柜也不能例外。虽然自2012年中邮速递易推出第一台智能快递柜后,整个市场培育已经走过了近6年时间,其通过集约化、智能化的配送方式,实现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作用也被肯定,但用户和社会对智能快递柜仍然存在诸多不理解。尤其是随着智能快递柜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渐从快递物流普及程度高的一二线城市扩展到三四线城市时,智能快递柜企业又不得不再度面对市场认知问题,这是一个需要企业花费更多成本去教育的市场,对智能快递柜企业而言并非易事。
市场认知问题又给智能快递柜企业服务的落实带来了诸多挑战,尤其是智能快递柜还涉及与物业、第三方平台人员的协作,再加上三四线城市缺乏触媒环境,相关人员对智能快递柜服务缺少认知和实践经验,由此导致智能快递柜相关服务不标准,服务难以第一时间触达用户,引起了用户的质疑和投诉。其中,最受用户质疑的是快递包裹未经用户允许,就被投放进智能快递柜中。
,超期收费亦是部分用户质疑的点。对此,有业内人士曾坦言,外界质疑智能快递柜企业想借超期收费赚取营收,其实是误解。因为,智能快递柜每台设备及安装成本约3万—6万元,还有后期电、网使用费用,以及运营维护成本等,仅仅超期收费带来的收益无疑是杯水车薪,企业还要面临社会质疑,从商业角度来看,这并不是明智之举。智能快递柜企业之所以推出超期收费,其背后其实是智能快递柜当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致,也是行业构建健康竞争机制的必经过程。
如当前覆盖范围最广的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为例,一组快递柜拥有三十多个格口,即使在一个小区布局两至三组智能快递柜,相较于一个普通小区上千用户群体而言,智能快递柜格口资源存在巨大的缺口。再加上,用户长时间不取的滞留件,真正可以利用的格口更少。由此带来了快递柜格口不够用、快递柜爆仓等问题。如何解决?扩大智能快递柜布点显然不现实。一方面,小区公共空间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智能快递柜占地面积;另一方面,高企的落地成本高、优质场景资源稀缺都是不小的挑战。,通过超期收费模式,促使用户及时取出包裹,提高智能快递柜格口周转率,或许才能让有限的智能快递柜资源覆盖更多的用户群。在此基础上,整个智能快递柜行业也能避免大肆烧钱圈地,重蹈共享单车等行业在爆发之后带来的弊端,从而形成良性竞争机制。那么为何超期收费不被用户理解?该业内人士认为,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这需要企业做出更多的思考和权衡。
事实上,面对当前整个行业困境,当前的智能快递柜企业也在不断想办法突围。以中邮速递易为例,当前中邮速递易的智能快递柜,都已在显要位置贴出告示,要求快递员在将包裹投放进快递柜前获得用户同意,以此来区分用户需求,为真正有需求的用户提供智能快递柜暂存服务。对于超期收费问题,中邮速递易则努力通过柔性化方案缓和各方矛盾,如给用户送出畅存券以及其它增值服务优惠券等。
图: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
在此基础上,中邮速递易又不断探索商业模式。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推出智能快递柜、智能信报箱、小黄筒、大型自提柜等服务于物流两端的智能硬件。其中,智能信报箱是在传统小区信报箱的基础上的更新换代,利用邮政资源,中邮速递易把人工智能技术植入信报箱,对接邮政报刊系统、对接物业核准采集用户基本信息,为社区带去离用户最近的便捷服务。小黄筒则布局物流寄件端,通过手机等智能产品的操作实现随时随地快速寄件,为物流寄件端布局。,中邮速递易又持续深挖线下应用场景,发力社区O2O服务。如推出社区媒介服务;与回收领域领先品牌达成合作,发力绿色可循环经济;与快递企业达成合作,推出电商退货服务……为行业当前备受争议的商业模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此,有行业专家指出,智能快递柜行业当前面临的质疑和瓶颈,其实是任何一个新生事物诞生和推广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需要企业在其中承担起市场教育的责任。但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有良性的竞争机制,当前被质疑的问题,其实是行业不断纠错,实现良性发展必经的过程。,物流末端痛点不解决,随着快递规模持续扩大,物流末端问题将反作用于整个物流行业,物流末端智能化培育过程,需要智能终端企业、社区、快递企业等各个主体去共同关注和打造,单纯的智能快递柜等智能硬件去改变,不太可能。而在市场培育中,如何平衡企业发展与社会理解接受程度之间的矛盾,仍然需要企业不断探索和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