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地方时常出现农产品滞销、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而城市居民又被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困扰。出现这种买难卖难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造成产销衔接不畅、流通成本过高。这不仅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加大了物价上涨压力,而且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效益提高。,发展农村物流体系非常重要和紧迫。
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建立农村物流体系以来,我国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农村物流主体逐渐多元化,除了农村供销社等传统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新兴主体不断涌现;农产品发展较快,各类农副产品市场、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相继建立;一些地方根据现代流通理念布设农村商业网点,初步形成现代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进展较快,全国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建立农业信息网站的比例大幅提高。
尽管我国农村物流体系发展形势喜人,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仍较落后,一些地方交通不便,保鲜设施匮乏,缺少现代化农产品专用运输车辆,农产品在采选、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损耗过高;信息化程度低,农村网络用户少,农业信息得不到及时传播,农村各市场主体沟通不畅;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法制意识淡薄。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发展农村物流体系,当前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优化农村物流中心选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农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按照匹配性、协调性、效益性、前瞻性原则,合理确定农村物流中心位置。建设交通运输网络是发展农村物流体系的基本内容,应加强城镇和乡村交通网络以及农产品集中储运和配送中心建设,依托中心城镇、公路网形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在城区发展厢式货车快捷配送网络。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农村通信网络,建立面向农村市场主体的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农产品流通的精确化,减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
加快培育农村物流主体,创新农村物流组织。加大对农村物流主体的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物流行业,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储运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或联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扶持一批规模大、功能全、现代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农村物流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动连锁超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物流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构建综合性、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和支持农产品流通和农资供应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对接,实行集中采购,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农业生产,集中采购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农民。
积极培养农村物流专业人才,提升服务理念。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专门发展基金,与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既熟悉农村情况又精通现代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开展农村物流从业人员在职培训,通过举办、实行考证上岗等方式尽快提高农村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为发展农村物流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