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曝光了快递乱象,今年双十一过后,快递业压力骤然增大,一些快递公司乱象频发,分拣、私拆包裹现象时有发生。随着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引发快递业快速壮大,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不过,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强,快递业乱象屡不止,只有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相加强监管,快递业才能呈现一片良性发展态势。
快递业乱象已成“社会顽疾”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天猫1207亿元的单日交易额刷新历史纪录。网购消费日益增长,快递业渗透到大家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一些服务与方面的难题也逐渐凸显。实际上,快递乱象不止于分拣,还包括快递未实名、快件丢失、寻求赔偿难、快件延迟、态度恶劣、客户信息泄露等。
11月初,央视财经《消费主张》记者通过投递简历,应聘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北路的广东全峰物流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分拣员,目睹了种种快递乱象。记者暗访发现,这家快递公司存在多种“出格”的行为分拣简单粗暴,“看谁扔得远”;快件安检,“都是表面工作”;新来员工,不培训就上岗;分拣员边分拣、边抽烟,完全无视安全规定;私拆快件包装,随意吃拿糖果;,在快件装车时也不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这些乱象不单是双十一才出现,很可能平时也这样,所以,不少分拣员养成了各种恶习。而且,上述乱象不仅存在于广东这家公司,其他快递公司应该也存在,因为粗暴分拣、偷吃东西等案例,过去已被曝光不少,只是没有想到一家快递企业就有这么多乱象。
快递乱象为何屡不止?
近年来,快递行业在飞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乱象广遭诟病,已成为久治不愈的“社会顽疾”。监管乏力导致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加盟模式造成的管理松散、低门槛是其根源所在。
实际上,为治理快递乱象,有关部门已对法律法规进行了完善,但监管的乏力导致其在执行中大打折扣。今年3月1日,修订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货物丢失、野蛮分拣、延误投递等关键问题的处罚标准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法规实施半年多以来,效果并不明显。根据规定,邮政管理部门负责对野蛮快递的监管和处罚,但在现实中,邮政部门不可能对每家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进行实时跟踪。从收件到运输再到派件,快递公司像是一个“独立王国”,种种快递乱象都是内部人员心知肚明,不为外人道来。由于监管的缺失,尽管野蛮快递几近成为公开的秘密,但鲜见有快递企业受到处罚,一些从业者愈发有恃无恐。
另一方面,快递公司的加盟门槛低,而加盟模式下的竞争是严重同质化的,以低价竞争为主,必然带来利润的减少和服务质量的下降。除中国邮政特快专递、顺丰速递等少数实行直营模式的企业外,国内多数快递企业实行的是成本较低、更利于快速扩张的加盟模式,由于管理松散、准入门槛低,此类企业一直是发生各种违法违规现象的“重灾区”。加盟模式还导致总公司与分公司、加盟网点之间的关系更为松散,对基层员工的管理和培训很难做到严格规范,无疑增加了其违法违规的可能性。
亟待监管出重拳
对于规范和完善快递行业的发展要政策和技术两手抓,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快物流规则对快递行业的约束,也要大力支持开发有效分拣物品的技术设备,提高发送快递的效率和安全性。除此之外,快递平台也要加强自律。
专家建议,要根治“快递乱象”,既需要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加大监管、处罚力度,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更要在快递业的经营模式上“动手术”,逐步将加盟模式改为直营模式,保证利润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议监管部门可探索建立快递公司“黑名单”制度,根据消费者投诉和企业违规记录建立一个“黑名单”并对外公开,形成常态化的外部监督机制,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倒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快递乱象,就必须解决“谁来监督”的问题。在外部监督作用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不遵纪守法的快递企业,还是要想方设法从内部攻破堡垒。比如,可以引入“吹哨人”制度,鼓励内部员工监督举报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奖励,并为举报者严格保密。实践证明,“吹哨人”制度既可以填补政府监管不到位的空白,又可以节约监管成本。只有让广大快递从业者都成为潜在的监督者,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吹响哨声,快递乱象才会无处遁形。(来源通信信息报;文/黄玲)
作者通信信息报